-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己内酰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己内酰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项目
WORD格式下载可编辑
目录
第一章 己内酰胺项目建设背景 1
第二章 己内酰胺项目绪论 4
一、 己内酰胺项目基本情况 4
二、 报告说明 6
三、 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 7
四、 己内酰胺项目投资方案及预期经济效益 7
五、 己内酰胺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10
六、 己内酰胺项目综合评价 10
第三章 项目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 12
一、 己内酰胺产业发展规划背景 12
二、 产业发展符合性 14
三、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5
四、 己内酰胺行业分析 16
第四章 己内酰胺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8
一、 项目建设选址原则 18
二、 项目用地总体要求 18
三、 己内酰胺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21
第五章 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23
一、 工程设计条件 23
二、 建筑规划方案 24
三、 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26
第六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27
一、 工艺技术设计确定的原则 27
二、 工艺技术方案 27
三、 设备选型 30
第七章 己内酰胺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2
第八章 节能分析 34
一、 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供应条件 34
二、 项目节能措施 34
三、 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 35
第九章 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36
一、 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36
二、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37
三、 运营期废水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40
四、 运营期固废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42
五、 运营期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42
六、 综合评价 43
第十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44
一、 项目运营期组织机构 44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6
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46
二、 建设投资估算 46
三、 己内酰胺项目总投资估算 52
四、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54
第十二章 经济评价 57
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57
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58
三、 己内酰胺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64
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67
五、 不确定性分析 67
六、 偿债能力分析 68
第十三章 己内酰胺项目综合评价结 71
己内酰胺项目建设背景
1、表征制造强国的一些指标,如单位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制造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指数),2016年与2012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国近年来高度重视制造业研发创新,2015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为2.01%,近五年来首次超过2%。在推进智能制造中,一批试点示范企业通过实施制造智能化,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能耗降低10%,充分显示了这些企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勇立潮头的精神。同时,这些企业还带动了尚处在工业2.0和工业3.0阶段的制造企业。应该指出,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不论国有、民营抑或内资、外资,都积极参与其中。不少在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自动化业务因此而有大幅增长。国外品牌的智能制造装备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也是有目共睹。以工业机器人为例,2016年多关节机器人在中国市场销量42963台,同比增长25.2%,与上年度相比,增速加快19.1个百分点。平面多关节(SCARA)机器人销售9553台,同比增长51.9%。两者在中国市场的占比分别为78.5%和88.7%。与其说是企业的性质或是《中国制造2025》的指向性而影响其市场准入,不如说是企业的实力与服务水平影响其在中国的市场状况。
2、湖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早在120多年前,张之洞秉持“实业救国、洋务兴邦”的理念,推出系列新政,拉开了湖北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武钢、二汽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布局湖北,掀开了湖北工业建设与发展的新篇章。进入21世纪,湖北认真落实“三维”纲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两计划一工程”和“四六十”行动方案,基本形成了涵盖41个大类、189个中类和519个小类的行业比较齐全的制造业体系。2014年,全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722亿元,总量位列全国第8位,具备了建设制造强省的基础和条件。国家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战略,为湖北建设工业强省开辟了新的领域,特别是湖北科技资源富集,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阶段,“四化”同步、并联推进的后发优势明显,制造业发展的潜力空间和回旋余地更大。但湖北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制造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产业层次不高,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智能制造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足;基于互联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教优势发挥不充分,创新成果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