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09培养方案修订.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科学与工程09培养方案修订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1994年,由原成都理工大学测试分析研究中心、非金属矿物原料研究所、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合并组建,是我校较早创办的集教学、科研、分析测试三位一体的非地学类专业系之一。现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两个本科专业方向。 本专业是四川省省级特色本科专业,《四川省高等教育新世纪教改工程》省级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材料学学科为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8人(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专职教师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权点。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较宽广的基础知识,受到较系统的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在电子信息材料、半导体材料与元器件、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从事高性能材料研究工作,也可在建材、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船舶、新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造等方面工作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受到材料合成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训练,掌握材料成分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问题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②较系统地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③掌握材料合成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工程材料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的初步能力; ④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⑤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 ⑥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⑦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及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⑧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本专业以4年作为基本学制,在此基础上按照弹性学习年限的学籍管理办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条件缩短或延续在校学习年限(在校学习年限为3-6年)。 毕业学分要求:包括总学分要求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学分要求(表1)。 授予学位: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中表1规定的学分方能准予毕业;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成都理工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表1 达到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毕业所要求的课程学分结构表 课程平台 课程模块 课程性质 学 分 占总学分比例(%) 备 注 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课程 必 修 47 24.8 专业教育 专业核心课程 必 修 17 8.9 专业方向课程 选 修 20 10.5 专业方向模块中选修 综合素质 通修课程模块 必 修 33 17.5 公共选修课模块 选 修 13 6.8 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 必 修 47 24.7 选 修 13 6.8 总 计 必 修 144 75.8 选 修 46 24.2 合 计 190 100% 五、主要课程 现代化学基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设计与制备等。 本专业主要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课程体系之间的支撑作用如图1所示。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毕 业 训 练 现代化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 测试方法 材料设计与制备 大学物理 材料工程基础 加工工艺 材料复合 科研训练 电工电子学 工程力学 材料性能 专业方向 工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