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_植物病害防治原理与方法
农药有关概念 农药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称为药效,对人畜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 在施用农药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农副产品和环境今残留毒物对人畜的毒害作用称为残留毒性或残毒。 为达到病害化学防治的目的,要求研制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和杀线虫剂。 未经加工的叫做原药,原药中含有的具杀菌、杀虫等作用的活性成分,称为有效成分。 加工后的农药叫制剂,制剂的形态称为剂型。通常制剂的名称包括有效成分含量、农药名称和制别名称等三部分。例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即指明农药名称为代森锰锌,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70%。病害防治常用剂型有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颗粒刘等。其它较少用的有粉剂、悬浮剂(胶悬剂)、水剂、烟雾剂等。 二、施药方法 在使用农药时,需根据药剂、作物与病害特点选择施药方法,以充分发挥药效,避免药害,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杀菌剂与杀线虫剂的主要施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1.喷雾法 利用喷雾器械将药液雾化后均匀喷在植物和有害生物表面,按用液量不同又分为常量喷雾(雾点直径100~200μm),低容量喷雾(雾滴直径50~100μm)和超低容量喷雾(雾滴直径15~75μm)。 农田多用常量和低容量喷雾,两者所用农药剂型均为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剂和悬浮剂(胶悬剂)等,兑水配成规定浓度的药液喷雾。 常量喷雾所用药液浓度较低,用液量较多;低容量喷雾所用药液浓度较高,用量较少(为常量喷雾的1/10~1/20),工效高,但雾滴易受风力吹送飘移。 2.喷粉法 利用喷粉器械喷撤粉剂的方法称为喷粉法。 该法工作效率高,不受水源限制,适用于大面积防治。 缺点是耗药量大,易受风的影响,散布不易均匀,粉剂在茎叶上粘着性差。 3.种子处理 常用的有拌种法、浸种法、闷种法和应用种衣剂。 种子处理可以防治种传病害,并保护种苗免受土壤中病原物侵染,用内吸剂处理种子还可防治地上部病害和害虫。 拌种剂(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用于拌法拌种.乳剂和水剂等液体药剂可用湿拌法,即加水稀释后,喷布在干种子上,拌和均匀。 浸种法是用药液浸泡种子。 闷种法是用少量药液喷拌种子后堆闷一段时间再播种。 利用种衣剂为种子包衣,杀菌剂可缓慢释放,有效期延长。 4.土壤处理 在播种前将药剂施于土壤中,主要防治植物根病。 土表处理是用喷雾、喷粉、撤毒土等方法将药剂全面施于土壤表面,再翻耙到土壤中。 深层施药是施药后再深翻或用器械直接将药剂施于较深土层。 撤施法是将杀菌剂的颗粒剂或毒土直接撤布在植株根部周围。 毒土是将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剂或粉剂与具有一定湿度的细土按一定比例混匀制成的。撤施法施药后应灌水,以便药剂渗滤到土壤中。 泼浇法是将杀菌剂加水稀释后泼浇于植株基部。 5、熏蒸法 用熏蒸剂的有毒气体在密闭或半密闭设施中,杀灭害虫或病原物的方法。 有的熏蒸剂还可用于土壤熏蒸,即用土壤注射器或土壤消毒机将液态熏蒸剂注入土壤内,在土壤中成气体扩散。 土壤熏蒸后需按规定等待一段较长时间,待药剂充分散发后才能播种,否则易产生药害。 6.烟雾法 指利用烟剂或雾剂防治病害的方法。 烟剂系农药的固体微粒(直径0.001~0.1μm)分散在空气中起作用,雾剂系农药的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起作用。 施药时用物理加热法或化学加热法引燃烟雾剂。烟雾法施药扩散能力强,只在密闭的温室、塑料大棚和隐蔽的森林中应用。 此外,杀菌剂还用于涂抹、蘸果、蘸根、树体注射、仓库及器具消毒等。 三、合理使用农药 为发挥药剂的效能,作到安全、经济、高效,提倡合理使用农药。? 任何农药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应做到对“症”下药。 要科学地确定用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次数和间隔天数。 提倡合理混用农药,作到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对象,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费用。? 药剂使用不当,可使植物受到损害,这称为药害。在施药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急性药害,在较长时间后出现慢性药害。 长期连续使用单一杀剂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农药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或口腔进入人体,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 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严格遵守农药的允许残留标准和安全使用间隔期 第十一章 植物病害防治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植物病害防治原理 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值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 防治病害按照其作用原理,通常分为回避(avoidance)、杜绝(exclusion)、铲除(eradication)、保护(protection)、抵抗(resistance)和治疗(therapy)。每个防治途径又发展出许多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分属于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性利用、生物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