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养官与养税,可让一个国家进入死循环.docVIP

分析专栏养官与养税,可让一个国家进入死循环.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专栏养官与养税,可让一个国家进入死循环

分析专栏:养官与养税,可让一个国家进入死循环 国际机构快速转变立场唱多中国股市 3 有人认为过去10年的货币政策基本失败 3 央行明年控制通胀恐怕没有今年这样轻松 4 证监会调研上市公司分红情况为政策推行铺路 4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确保流动性平稳合理 4 人民币国际化在南非意外打开局面 5 网银将成为银行业角逐的新战场 5 法国开始“争抢”成为欧元区人民币交易中心 6 中国推出重大金改举措试运行银行间黄金询价业务 6 内幕信息知情人涉嫌微博“泄密”再添一例 6 央行发布《银行业标准体系》描述行业发展蓝图 7 亚太区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回收难题 7 国际评级机构下调ESM及EFSF评级但无损救援能力 8 中国企业收购法国葡萄酒庄的兴趣不减 8 新股发行政策有变可能导致大批未“过会”公司被冻结 9 港交所借收购LME漂亮地完成融资之举 9 巨额乌龙买单无异于“金融炸弹” 9 日本经济在下坡道上基本不可逆 10 〖分析专栏〗 【养官与养税,可让一个国家进入死循环】 今年,中国的财政收入每月高达1万亿,全年12万亿没有任何悬念。在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各地还纷纷传出征收“过头税”的消息,很多地方甚至透支未来的税收,这种情形使得经济学家们以及部分政府官员在年初有关“结构性减税”、“让企业轻装上阵”的呼声显得极为幼稚可笑。在这里,是不是征了“过头税”且放在一边,让我们通过历史分析将注意力集中在趋势和未来之上。 在中国历史上,涉税官员数量的暴增是中国历史上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信号,当皇亲国戚和天潢贵胄人数暴增,各种赋税也必然暴增,其结果是加重人民的负担,导致人民的反抗,重复上演着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悲喜剧。在中国历史上“官满为患”最典型的当属宋元明。北宋建立不久,冗官就成为一大包袱。到司马光时代,官吏已经是北宋最初建立时的十倍,而这时候距北宋建立才100年。要以为这已经是极致了,那就错了,还有更为离谱的史实将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深思。历史进展到了南宋,国患日重,原本应该励精图治的朝代,实际却是冗官问题更为严重。北宋时期以320余郡的财赋,供养10000多人的文官,而到了南宋,则以国土沦丧后的100余郡的财赋,供养了24000多个官员,这个朝代的结局可想而知。明朝与宋朝一样,明朝也经历了官员人数由少到多的膨胀过程,到了明朝的中后期,官员的人数比开国之初增加了5到10倍。 官多了,养官的费用就多了,向老百姓征收的赋税必然更多。北宋大臣韩忠彦曾给皇帝上书说:“今岁出之数,多于所入,故国计不足。臣窃计之,凡文武百官宗室之费,加倍于皇祐,而四倍于景德。三班常选吏胥之数则又过之。”宋朝的元丰年间距离皇祐年间,时间不过二、三十年,而朝廷用于养活百官宗室的费用,已增加了一倍;元丰距离景德也不过80年,养官费用却增加了4倍。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期,大臣张克公也说,“今官较之元祐,已多10倍,国用安得不乏!”当时距离元祐,也不过三四十年,官数竟然又扩张十倍。南宋时期,一个叫做方岳的人指出:“今东南亦非祖宗之东南矣!而兵食之费十倍于昔,吏禄之费百倍于昔,只此二事难于支吾。”十倍和百倍或许有些夸张,但在此期间官吏官俸爆发式增长,大概是没有什么疑问。官多,自然要大肆挥霍国库资财,但还远不止于此。从整个社会来说,冗官过多,还有更大的社会隐患,那就是官员太多还会导致更多的争权夺利,扯皮内耗,以及机构膨胀带来的权力扩张,既造成政府管理的无效率也导致社会经济民众生活无序失衡。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都是皇帝自找的,要是我就裁剪冗员。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冗官太多,当然是因为当官的好处太多,吸引了社会上很多人挤入官场大捞好处。但裁减冗官就要砸掉官员饭碗,遇到官员的抵抗则是不言而喻的。宋仁宗景祐三年诏令御史中丞杜衍裁汰三司冗吏,结果有吏员500余人到宰相府第请愿,又到杜衍住所“诟詈,乱掷瓦砾”,说白了,就是大骂主持裁减官员的人,而且大家还抄家伙砸了这位改革派的家!虽然首要人物被处置,但是裁员计划也夭折。 其实,冗官是浪费和腐败的温床,历代有识之士都不断呼吁进行改革,裁撤冗员,以减轻百姓负担,克服财政危机,但成效可谓是极其不彰。据学者王子今先生研究统计,在元朝80年统治期间,罢冗官的举措多达43起,几乎每一代皇帝都有裁撤冗员的指令,其中元世祖在17年中进行了19起,但最终还是冗员越裁越多。元武宗曾经放出狠话:“去岁中书省奏,诸司官员遵大德十年定制,滥者汰之。今闻员冗如故,有不以闻而径之任者,有旨不奏而擅令之任及之任者,并逮捕之,朕不轻释。”解释一下,就是皇帝听说官员越裁减越多,真急眼了,声明再碰见装傻的,不听号令,继续增设官员的,一定逮捕而且不会赦免。但这样的威胁其实也没大用,明朝的皇帝不但发起起过11次“汰冗官”,而且是搞政治运动,同样毫无收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