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趋利避害 彰显魅力
趋利避害 彰显魅力
——论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21世纪多媒体设备入驻教室,信息技术以其直观性、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和声色俱佳图文并茂等优点,在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身处基础教育改革第一线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确立“双主”,倡导现代和谐理念;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氛围,可以更好地落实情感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建构体系,能强化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教学密度大导致学生目不暇接,频幕上的内容稍纵即逝影响学生课堂笔记,多余的动画分散学生注意力,弱化板书种种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把握尺度扬长避短,让古老的历史学科在先进科技的辅助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历史教学;运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人类由此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改变社会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活动而产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这对矛盾中的两个侧面,彼此对立统一。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通过讲授与板书,把教学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板书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就是灌输的内容。此种方式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虽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其最大的缺陷就是以片面、静止、孤立的观点看待复杂的运动的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历史社会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生学” 上,指导学生根据认知的需要处理信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比如在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一课内容,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如下设计:
片段一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英、德、法、美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
(1)材料一中的“感冒”指的是什么?最早发生在哪?“感冒”有什么表现?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何特点?
运用信息技术将系列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回顾1929年首先爆发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内容,了解罗斯福新政发生的历史背景。
片段二
材料二 1935~1942年,美国政府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2) 根据材料及课本96-98页,说说美国医治“感冒”的药方是什么?疗效如何?(3) 分析此“药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如此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阅读思考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与意义。教师角色也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坚持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双主”模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符合现代教学理念,与此同时与时俱进贯彻落实节能环保理念,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二、创设情境 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单靠教师的语言讲授有时显得苍白空洞,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找准切入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可谓锦上添花。
学习人教版八下《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利用1420年与1620年时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图切入。
图1 1420年与1620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
比较上面两幅地图,他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学生观察发现世界范围变大了,陆地海洋连成了一个整体。源于新航路的开辟。(见表1)
表1 新航路开辟
人物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时间 1487~1488年 1492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航线 沿非洲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沿迪亚士的航线继续前行,到达印度 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到达
地点 好望角 美洲 印度 环球航行 支持国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教师更新观念,由重知识,轻能力向知识与能力一起抓,注重培养能力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美国独
立战争 法国
阶级革命 时间 1640~
年 1775~
年 178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5既有建筑消防改造设计指南.docx VIP
- 甘肃省乡镇卫生院名单2021版1549家(中心卫生院453+卫生院1096)1.docx VIP
- 2024年广州白云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球变化课件01-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ppt VIP
-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预测试题.pdf VIP
- 2023年广州白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docx
-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脑卒中.docx VIP
- 建立公司危化品应急救援队伍的意义与方法.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