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doc

2018年4月1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4月1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2018年4月1日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中期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39年 473 0 77 396 这反映该地 A.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逐渐趋于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并发展 D.经济近代化趋势日益显著 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饬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这主要反映出 A.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 B.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C.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D.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 杜君立在《现代的历程》一书中认为,“在资本主义崛起(或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战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工业化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取决于国家受战争影响的强烈程度。正如18世纪长期的激烈战争将英国推向了工业化。”以下表述最符合材料基本思想的是 A.战争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 B.洋务运动与内部战争压力有很大关系 C.法国工业革命滞后与周边威胁有关联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一战的爆发相关 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如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等。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 C.洋务企业的诱导 D.外商企业的刺激 读如图,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有 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政府鼓励发展经济 实业救国思潮的号召 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而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型公司,只有750家公司雇工超过100人。这表明 A.民族企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 B.清政府只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顺风顺水 D.清政府严格限定企业的规模 世纪初,很多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如“金叶牌国货线毯”、“无敌牌国货牙粉”等。这种现象增多的时代背景是 A.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政府提倡消费国货 D.列强经济侵略加深 一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因此,欧洲各国从1921年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1922年后,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的面粉与小麦开始大量输入中国。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A.中国民族工业遇到萧条的厄运 B.中国对外贸易由顺差转向逆差 C.自然经济的解体进一步加速 D.帝国主义各国在华的矛盾加剧 如图是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剧照。该剧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界巨头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C.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据《抗战十年前之中国(一九二七—一九三六)》记载,中国进口商品由以消费品为主转向以工业原料和机械类产品为主,其中五金产品占进口总额比例在1935年为9.4%,1936年便增至11.4%。这说明 A.中国外贸出现严重入超 B.国民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C.民族工业出现大幅萎缩 D.西方对华进行商品倾销 商标是区别于他人商品或服务的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表明招牌广告已成为当时商家最基本的广告形式。在古代招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湖南沅陵出土的元代油漆颜料包上印有“潭洲,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顺治元年,苏松府就牙商沈青臣“勾同别商,射利(谋取财利)假冒”发布晓谕:“觊觎字号,串同客贾,复行假冒”者,“许即指名报府,以凭立拿,究解抚院,正法施行,决不轻贷”。 ——摘自《中国近代商标标识设计流变与演绎》《浅谈中国古代品牌广告传播》 材料二下面是三幅商标图片,左中右依次为:石龙火柴社火花(1913年创办)(备注图片标语足踏环球口吞宇宙,图片中间为一只公鸡扛着五色旗);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