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级联考】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全国校级联考】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校级联考】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读·书 1. “二十四节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仿照下面的字体,在田字格内写出春季节气中的两个 2.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① 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② 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秋思》) ③ 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④ 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⑥ 孔子自述平生,说道: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⑦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 ⑧ 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尔基《海燕》) 二、读·思 (一) 3. 下面选项中字音字形全写对的一次是( ) A. 拈(zhān)轻怕重 以身殉(xùn) 职 精益求精 纵横绝荡 B. 亵(xiè)渎 摒(bìng?)弃 婆 娑 戳 穿 C. 坦荡如砥( dǐ ) 虚以委蛇(shé) 光怪陆离 全神惯注 D. 伫(zhù)立 翌(lì)日 旁 鹜 迸 溅 4. 下面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元旦联欢会上,两位同学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大笑起来。 B.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 为了在运动会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许多同学处心积虑,想了很多积极的办法。 D.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见异思迁去西部扎根建功立业。 5. 语文综合实践。 以下是某中学八(2)班学习《狼》专题设计的部分练习题,试试看你能完成它吗? (1)下面与狼有关的成语释义有误并且结构与别的成语不同的一项是(_____) A.豺狼当路: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B. 狼烟四起:指边疆不平静。形容到处都有战争或国内不安的现象。 C.狼心狗肺:心肠像狼和狗一样,比喻凶恶狠毒或者忘恩负义。 D. 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联手干坏事。 (2)狼长期被人们认为是凶残、狡黠形象,但也有的民族非常崇拜狼,你有阅读过《狼王梦》《重返狼群》《狼图腾》《母狼的智慧》等作品吗?请从正面说说你了解到的狼性吗?先用一两个词来概括,再举例子证明,表达要清楚连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6. 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惟吾德馨(xīng) 《陋室铭》 B.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马说》 C. 非澹泊(dàn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D. 山门圮(pǐ)于河 《河中石兽》 7. 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策,鞭打,这里指驱使。 《马说》 B. 狼亦黠矣。 黠 ,凶残。 《狼》 C. 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事物的常理 《河中石兽》 D.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出名。 《陋室铭》 8.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人里一个姓白的朋友。 C.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D.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