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新民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测试卷(解析版).doc

广西南宁市新民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测试卷(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南宁市新民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测试卷(解析版)

广西南宁市新民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制成的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 A. 指南针 B. 司南 C. 罗盘针 D. 方向仪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司南,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人们才制成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方向仪是现代的产品。故选B。 2.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 A. 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 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 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 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已学知识可知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因此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如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都表达了痛斥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宋词 3. 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 A. 纪传体通史 B. 编年体通史 C. 纪传体断代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点。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资治通鉴》 4. 元朝时期,被人们称颂其画属于“神品”的画家是( ? ) A. 苏轼 B. 赵孟 C. 李清照 D. 关汉卿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察是赵孟頫这一知识点。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三子目风格多样的绘画和艺术的内容中,元朝赵孟頫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无不传神,富有情趣,他的画被称为“神品”。,苏轼是北宋的词人,风格豪迈,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是两宋之交的词人,关汉卿是元朝作家代表作《窦娥冤》。故选B项。 考点:绘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了元朝画家及其年代,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察。还可从书法方面考察。 5. 辛弃疾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名名是( ?? ) A.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察辛弃疾及名句。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宋词和元曲内容中,引用辛弃疾的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一生力主抗金,恢复中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句,他忧国忧民,他的诗被成为“诗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她的词大都渗透了忧伤的情感,期中也由满含忧国之情。此句正是忧国中不乏豪迈之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的抗元英雄文天祥的诗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故选A项。 考点:辛弃疾 点评:本题难易适中,考察学生的分辨、理解能力,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对课本的熟练程度。还可从朝代、词风考察。 6. 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 B. 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 C. 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 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原因。文物是一定社会的反映,所以《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原因要从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考虑,而在诸多原因中,经济是基础,决定一切。宋代初年,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开封、杭州等地成为商业都市。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和力量也逐渐壮大。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真实地反映了市民的生活情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A项说明当时绘画的表现,不是原因,B.D项是《清明上河图》产生的次要因素。D项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增多,也是次要因素。只有项是经济原因,是最主要的。故选C项。  考点:《清明上河图》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侧重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易在此类型的题目中出错。此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联系。还可从《清明上河图》的时间、作者、内容考察。 7. 下列画家与其代表作品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吴道子 ?? ?? 《清明上河图》 B. 顾恺之 ?? ?? 《天王送子图》 C. 张择端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