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时十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课时十一

微课时十一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金属材料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铝材都属于黑色金属 B.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低 C.我国在2 000多年前就掌握了铁的冶炼技术,这是因为铁元素含量丰富易被发现且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冶炼 D.镁铝合金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因此常温下可用镁铝合金容器来盛装浓硫酸 解析:铝是有色金属,不属于黑色金属;合金属于混合物,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金属越活泼,越难冶炼;镁在常温下与浓H2SO4可发生反应。 答案:B 2.(2018·盐城调研)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 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的高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在干燥环境中的快 D.生成的Cu2(OH)3Cl覆盖物受热时很可能得到黑色物质 解析: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锡的金属性强于铜,形成原电池时,作负极,铜是正极,被保护;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Cu2(OH)3Cl受热分解生成的H2O和HCl挥发,故得到黑色CuO。 答案:A 3.我国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辅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下列对这段话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历史上铅的使用早于锌 B.锌和铅有相似性但锌更活泼 C.所得产品中混有煤炭 D.属于热还原法冶炼金属 解析:由“似铅而性猛”知,我国历史上铅的使用早于锌,A正确;在金属活动性表中锌在铅前面,B正确;由题中信息可知C中的产品不可能含有煤炭,C错误;碳酸锌受热分解,得到氧化锌,与碳高温下反应,置换出锌单质,属于还原法冶炼金属,D正确。 答案:C 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很大关系,所以银和汞可以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 B.钠比铜活泼,所以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所以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铝可制得铝 D.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中,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铝比镁活泼 解析:Na投入水中,钠先与水反应,不能置换出Cu,B错误;C项中的熔融的AlCl3不导电;D中的Al能与NaOH溶液反应,Mg为原电池的正极,Mg条上产生气泡,但不能说明Al比Mg活泼。 答案:A 5.已知下列转化关系中,M、N均为单质,则M可能是(  ) M+NQQ溶液M+N A.Na         B.Al C.Fe D.Cu 解析:Na、Al、Fe均为活泼金属,电解相关溶液不能制取其单质;电解铜盐溶液可以生成Cu单质,转化关系可能是Cu+Cl2CuCl2CuCl2溶液Cu+Cl2。 答案:D 6.(2018·哈尔滨模拟)下列有关含铜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盐酸可以洗去铜表面的铜锈 B.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适量氧化铜固体,可得到红褐色沉淀 C.0.1 mol/L的CuSO4溶液中,Cu2+的微粒数目一定小于0.1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在FeSO4溶液中加入CuS固体,溶液中c(Fe2+)不变,说明Ksp(CuS)远小于Ksp(FeS) 解析: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能溶解在盐酸中,A项正确;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适量氧化铜固体,氧化铜消耗氢离子,降低溶液的酸性,促进铁离子的水解,可得到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B项正确;缺少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无法判断Cu2+的微粒数目,C项错误;由于沉淀容易向生成更难溶沉淀的方向进行,所以如果在FeSO4溶液中加入CuS固体,溶液中c(Fe2+)不变,说明Ksp(CuS)远小于Ksp(FeS),D项正确。 答案:C 7.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①将铜溶于硝酸中;②先将铜与O2反应生成CuO,再溶于硝酸中;③将铜溶于N2O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是(  ) A.方法③是最经济和环保的 B.方法①中,若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 C.方法②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D.方法③中N2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①、③都生成污染性气体,制取同样多的Cu(NO3)2,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耗酸量少,②不生成污染性气体且HNO3全部转化为Cu(NO3)2。 答案:A 8.铜、银、金是人类认识最早的三种金属,因为很早就被人们用作钱币,因而有“货币金属”之称。由于铁的金属性比铜、银、金强,相对而言,人类认识铁稍晚。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