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三单元 专题综合训练(三).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1 第三单元 专题综合训练(三)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必修1单元综合训练(三)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28)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这表明A.中国主权的丧失 B.天朝体制逐步崩塌C.中西方地位平等 D.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解析 从材料“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可以看出天朝上国的观念受到了冲击,天朝体制逐步崩塌,故B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2.(2018·北京新东方高三联考模拟,16)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1781~1790年间是9 626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1781~1793年间是1 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B.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C.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D.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解析 这一时期英国对外扩张的方式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扩张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A项错误;三角贸易指的是黑奴贸易,不涉及中国,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控制中国海关,时间不对,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中英贸易中,英国商品销路不畅,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3.(2018·北京精华学校高考考前测试,16)1853 年末,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主要是因为A.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B.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C.清政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官盐贩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解析 题干信息并不能体现出四川、广东的食盐价格就一定便宜,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并不能说明其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故B项错误;1853年太平军的活动范围波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而允许“私盐”入楚,并不能起到封锁经济的作用,故C项错误;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1853年太平军在长江流域活动频繁,从而影响了官盐的贩运,所以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4.(2017·赣州二模,26)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处的战败指的是哪一场战争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 材料表明侵略国家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故时间应当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材料提及该事件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故C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5.(2018·河北衡水金卷高考模拟一,28)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解析 材料中未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且不能得出李鸿章放弃的结论,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前李鸿章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中李鸿章认可日本对中国的优势,故C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先进中国人开始改变学习西方的方向,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6.(2017·江西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9)右图是1912年3月时任中国邮政总办的法国人帛黎主持印制的奇特的邮票。上面有“大清国邮政”“临时中立”和“中华民国”字样。下列关于这组邮票说法正确的是A.反映法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承认B.说明当时中国内政外交全盘失手C.迎合了国民对旧政权的怀念心理D.暗含列强对中国政治变动的观望√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答案解析 该项与“大清国邮政”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该项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该邮票由法国人主持印制,体现了他的意图,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12年”可知,政局变动中,该法国人在“大清”和“中华民国”之间,保持“临时中立”的观望态度,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7.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