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刺麦与其他植物则稳定成长.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滨刺麦与其他植物则稳定成长

LOGO A Field Experiment for Coastal Dune Reconstruction 黃馳寓 海岸砂丘復育現地試驗 1. ABSTRACT 2. INTRODUCTION 3. FIELD EXPERIMENT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 CONCLUSIONS ABSTRACT 海岸的完整砂丘代表著海洋與陸地間的天然屏障,對於抵抗海浪及潮汐的侵蝕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對於抵抗海岸沖蝕問題,相較於人造之堅硬的構造物,不僅是較便宜的方法也比較合乎生態需求,同時在環境管理方面也較具景觀價值。 在這個研究計畫中,選擇在台南的青草崙海岸進行現地砂丘復育。 我們安排三個實驗組在之前被損毀的前岸砂丘,並選擇一個殘存的小型天然砂丘作為對照組,用以評估前岸砂丘重建之效果。並監測砂丘重建期間之縱剖面曲線變化、砂粒粒徑及植生密度。結果顯示,由推土機堆成的人造砂丘,可在短時間內抬升其高度,並設置圍籬在砂丘表面可以幫助砂的堆積速度及植生的入侵,都可以都可以快速穩定人造砂丘。 INTRODUCTION 海岸天然砂丘是台灣西部海岸常見的地形景觀,緊鄰在後灘的盡頭發育。由於砂丘是由疏鬆的砂粒所組成,其形貌外觀常隨外在的海岸地形作用營力而改變。後灘和砂丘也藉由這樣的地形變動,吸收作用營力能量,達到防潮抗浪、保護海岸的功能。 一般認為海岸砂丘是保護海岸的天然屏障,能有效緩衝颱風波浪之侵蝕,是最佳的自然海岸防禦工事。相較於一般的硬性構造物,如海堤、突堤等而言,海岸砂丘防禦不但節省可觀的建造費用,對於海岸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有積極正面的意義。 歐美各國對於長久以來作為防禦機制的天然砂丘損毀的復育,行之有年。就另一方面來說,台灣仍然缺少具體的砂丘復育方法及經驗。在這個研究計畫中,在之前遭颱風嚴重侵蝕的台南青草崙海岸砂丘進行復育。就不同點之發展形態作觀測,不只調查海岸砂丘的有復育方法,同時也提供台灣其他地區的海岸砂丘防禦對策新的選擇。 FIELD EXPERIMENT 海岸砂丘復育的方法有多種選擇,包括圍籬定砂、海岸植生及人工堆砂等。經評估現場地形及植生狀況,選定了試驗區的位置及配置。 2.1 FIELD EXPERIMENT DEPLOYMENT 試驗研究共分成4個樣區,由東到西分別是A區的人工植生區,B區的自然植生區,C區的人工堆砂區及D區的圍籬試驗區,樣區的位置均在平均高潮位以上的後灘地區,每一樣區以沿海岸方向50公尺長,向內陸方向20公尺寬的規格來規劃。每個樣區為了試驗的順利進行,皆適度圍繩並設置告示牌,以避免人為的侵入和破壞。 A區為人工植生區,植生種類挑選原則依上年度調查中本區較優勢植物中挑選。在前三個月中平均每兩天澆水一次,促進其生長。此區前半被曾用來種牡蠣的廢棄竹架構成的網架所覆蓋,這些網架因颱風而被捲上岸。藉此觀察這些廢棄材料是否能幫助砂丘植物的生長。 A樣區為人工植生區,前區鋪設竹架 以利植生生長 A B樣區為自然植生區,除了設樁圍繩外不做任何干擾以作為其他樣區之對照 B Company Logo B區為自然植生區,除了在現有植生覆蓋的自然砂丘區設樁圍繩圈出界線外,不作任何人為干擾,以作為其他樣區之對照。(照片4-2-4) C區為人工堆砂區,是以現場海灘混有蚵殼碎片的灘砂為料源,以推土機在後灘高灘地上堆成高約2.5M的人工砂丘, 一半自然裸露,另一 半上覆蓋廢棄蚵棚竹 架,以進行後續的觀 察。 D區為圍籬聚砂區,是以現地的廢棄蚵棚竹架為材料,搭建編成一L型的圍籬,藉以干擾氣流,並促進風飛砂的堆積。L型圍籬的部置是以 和優勢的西南風正交的 南側為長邊,東側為短 邊所構成。圍籬高約 1.2M,竹片間間隙度 約25%。 ? 上述四個樣區,每個樣區皆規劃三個高程監測剖面,合計12個剖面。樣區內剖面與剖面間相距約20M,並在試驗樣區前中後分別設立測量基樁,以維持固定的剖面方向。量測頻率以每個月一次為準,進行樣區從砂灘到砂丘間的地形剖面測量。 RESULTS AND DISCUSSION 3.1 CROSS-SECTION PROFILES A區人工植生區部分,就調查期間全程的比較,大致呈堆積狀態;B區為自然植生區,在樣區內砂丘的部份,三個剖面整體而言均略程局部侵蝕狀態;C區為人工堆砂地形,一塊凸起的矩形平臺,一半覆蓋廢棄蚵棚竹架,一半裸露,樣區皆程侵蝕狀態;D區為原天然砂丘地形,但有一波浪越洗作用所形成的通道,並在樣區的東南和西南側邊築有圍籬。 2006夏天的形態改變 2006冬天的形態改變 3.2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