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安徽地域文化》考试考察论述题.docVIP

电大《安徽地域文化》考试考察论述题.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考察论析题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你所在地区历史沿革的大致情况。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一说据《新唐书》:“郑、汴,陈、蔡、颖为寿星分”。因系寿星分野,故曰寿县。一说据“长寿”意命名。战国时为寿春邑,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迁都于此。秦置寿春县。晋武帝时以避郑后讳改为寿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寿州。明初并寿春、安丰二县入寿州。1912年改寿县。1949年1月17日寿春解放。先后属六安专区、六安地区、六安市。 寿县在唐虞时属扬州,禹因唐虞,建六国于淮南。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据《通典》记载,寿县安丰为春秋六国,系皋陶所封之地。周为州来国地。春秋楚邑。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成为吴季札的封地。公元前493年,楚昭王伐蔡,蔡昭侯求救于吴,为便于驰援,吴王建议昭侯迁都于吴地州来(今凤台县),遂为蔡侯重邑。公元前447年,楚惠王乘吴越争霸无暇助蔡之机而灭蔡,又复属楚。《史记·楚世家》记载,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这是史书最早出现“寿春”名称。秦统一六国,置寿春县,属九江郡,郡治设寿春。   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寿春(《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但不久即以谋反罪将其处死。继封自己的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属九江郡,寿春为郡治。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属扬州部。东汉,属扬州九江郡,辖寿春、下蔡两县。扬州刺史袁术治所设寿春。后袁术称帝,亦于寿春建都。三国时,曹操击败袁术,寿春属魏之九江郡,治所设寿春。晋时历为扬州和淮南郡、豫州之寿春郡治所。孝武帝为避郑太后(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宋书·武帝纪》记载,刘裕做宋王时曾以此地为王都。南朝宋,一度改寿阳县,置睢阳县,为豫州治所。这一时期,境界来去无常,诚如《旧唐书·地理志序》所说:“南北分争,何暇疆理,三百年间,废置不一。”   隋开皇八年(588年)为伐陈军事需要于寿春置淮南行台省,翌年平陈后撤行台省,置寿州总管府。唐时属淮南道,武德三年(620年)改为寿州,州治设寿春,初辖寿春、安丰两县,后增辖霍邱、霍山、盛唐(今六安)三县。五代十国时,吴国以寿县为忠正军,南唐以寿州为清淮军。显德四年(957年)三月,后周攻克南唐所属寿州,周世宗以其难克,遂徙城下蔡为治所,而复其军为忠正军。宋高宗南渡重又恢复旧治。   宋时历属淮南路、淮南西路。政和六年(1116年)以后,同时为寿春府治和安丰军治。金朝时属南京路。元时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后属安丰路总管府,治寿春。明初置寿春府,属江南行省,不久改为寿州,属江南行省临濠府,继之先后直隶中书省、隶中立府、隶凤阳府,均称寿州。清初依明制。康熙六年(1667年)分置凤台县,县治初设寿州城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县治移于下蔡镇,“城外东门以北及北门外皆以城濠为界,内属州,外属县”(清光绪《凤台县志》)。   1912年改寿州为寿县,先后属安徽省淮泗道、皖北道。1928年废道直属安徽省。1932年划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和保安司令部均设此。1938年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同年七月被日军侵占,县政府迁往城南保义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县政府返回县城,沿袭至今。 2、当今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安徽传统文化? 一、进一步挖掘安徽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建设安徽文化的基础和依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安徽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经过了历代文化的选择与组合,有着非常深厚的沉淀与累积。他们就象一座座丰饶的矿藏一样,只有对之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筛选,才能继承和发扬。 二、弘扬和发展安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不利因素 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一样,安徽文化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同样具有积极性与消极性两方面的不同影响。如安徽文化传统中的重教兴学的风尚,安徽文化中的兼容并包的精神,安徽文化中开拓创新的精神,徽商的讲求信义和道义的儒商精神,这些对促进安徽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是值得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和光大的。而安徽传统文化中重人文轻科学、重功名轻经济、重经验轻理性以及道家文化中的消极出世思想等一些观念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要努力克服和消除的。 三、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新文化 安徽文化的现代化,仅靠自身的积极因素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必须借助于对外开放与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创新、发展,建设新的安徽文化。 四、努力构建安徽文化的时代精神 安徽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三个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们为安徽文化建设提供了极为充裕的条件和基础。但由于三个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和不同内涵,因而使得安徽文化内在的凝聚力和合力显得不足,难以形成统一的安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