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doc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doc

2018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 形象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 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 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考点阐释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 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因此,形象是作者思想情感 的载体。所以要把握诗歌的主旨,形象是必 须要把握的。一般说来,它包括人物形象和景 物形象(如山川草木等)两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 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 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 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 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2.客体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 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 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古典诗词中的人物 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 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 , 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二、景物形象(意象) 景物形象,广义而言,可以理解为自然景物形象和咏 物诗中被人格化了的客观物象。习惯上又笼统地称之 为意象。 1.景象 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 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 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 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 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 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 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 计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 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2.物象 物象,诗人借之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的具有 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 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 格节操、思想感情。多用借物喻人、象征手法。最典型的 当是咏物抒情诗,这类诗歌中物象往往较为单一,诗人大多 赋予这个物象以特定的内涵,或这个物象具有一定的比喻 意义或象征意义。有的是托物言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 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诗人是运用象征手法通 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如于谦 的《石灰吟》。有的借物喻人: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 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诗人自己。 如曾巩的《咏柳》。有的托物言理: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 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 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如苏轼《琴诗》。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诗化的作者” 人物形象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 歌 形 象 景物形象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 (主要是咏物诗) (2012年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 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 分)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 象?请简要分析。(4分)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 分) 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 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 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 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 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 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赏析】此词属于小令,短小精悍。 几个意象几乎都在中学课本里遇见过:如“天涯” (“天涯共此时”)、“山月”(“不知乘月几人 归”)、“落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碧云”(“碧云天,黄叶地”)等等。理解 此词并不难。 首句直出“恨”字,是为词眼。“千万”直贯下句 “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行入远“在天涯”,满腔怨 恨喷薄而出。“山月”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 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 相形,以物之“无情”写人之“有情”,突出思妇内心 的悲戚和哀伤。 在这首词中,作者将离愁别恨摆到了“恨极”的位置 上。这让我想到了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 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面对同一种感情纠结,却是两 种截然的态度。一郁结,一自慰。但二者都是人间至情。 质疑:答案不应是唯一的。恨可以是标准答案中的思 念远隔天涯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