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论城市道路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合实例论城市道路设计 f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solve common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n the work product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city road engineering outline design content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道路设计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的灵魂,对于道路建设质量、工程投资起控制作用。城市道路建设往往设计周期短,任务重,实际工作中存在对道路规划不合理,道路功能定位不科学,对规范理解不深、不能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标准指标,重视主体工程,忽视细节设计及勘察设计深度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道路设计各个内容分别作出具体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道路属于城市主要干道,全长4800米,宽42米,行车道采用两块板形式,每块板宽12.5米,道路中心设6米宽绿化带,道路两侧人行道各宽5.5米(含2.5米宽绿化带),街道配套布设自来水供(给)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雨水排水管道、供电线路和照明景观灯具设施、电讯、广电线路。全线共有桥涵7座,道路平交口16个,路面基层结构总厚度62厘米。   2 工程主要设计内容   本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第二部分是路基路面工程;第三部分是道路配套基础设施部分。   2.1道路平、纵、横断面设计   2.1.1道路平面设计   线路整段基本是按总规控制路线作平面布局,全段跨越三条河流(河流A、B、C),共设平曲线3个。在中段(设计段)与城市F道路交口处,平曲线转角为25°06 46 ,设R=3OOm平曲线,以保证转角处道路平顺。道路中段共有平面交叉口4个。   2.1.2道路纵断面设计   经协调多方因素,综合平衡,全面考虑,作出纵断设计,道路中段以F路交点为分水点,西边自东向西为降坡,东边自西向东为降坡,纵坡在0.202%~2.500%之间,设5个变坡点。   2.1.3道路横断面设计   (1)道路总宽为42米,设计配合已修好路段。按两块板设计,各板宽12.5米,中心绿化分隔带宽6米,人行道宽5.5米(含2.5米宽人行绿化带及盲道),除已建房屋外,新建房屋控制退离道路红线6米以上。   (2)电力、电信、移动、广电线路统一布设于综合管沟内,综合管线沟布设于中央绿化带下。   (3)各管线纵向相交时,按照压力管线让重力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径管线让大径管线的原则处理。   2.1.4平面交叉口设计   本路平面交叉口型式有十字型、Y字型、和非正交十字型,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做成圆曲线,在F路交口设右转加宽车道。设计中均考虑行车通畅、舒适、利于交通组织和管理,确保排水畅通,合理确定交叉口设计标高。   2.2 路基路面设计   2.2.1路基设计   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稳定的基本条件。因此设计必须确保路基的质量。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标高。严格控制路基的压实度,特别要注意人工构造物与路堤衔接处的压实,以减少该处沉降错落的影响。设计路段H路段以西即KO+00~KO+I61.09段和F路以东KO+858.9~K1+108.9段为填土,其余为挖土和原土碾压。填土按30cm/层分层碾压,结构层下60cm内碾压密实度大于或等于98%,60cm以下碾压密实度大于或等于90%,碾压至路槽标高,按填土高度的4% 计预留沉落度;挖土碾压密实度大于或等于98%,碾压至路槽标高;原土碾压应先去除表层30cm耕作土,碾压密实度应达到98%。   2.2.2路面结构设计   (1)机动车道:C30混凝土路面层22cm,二灰碎石基层25cm,填隙碎石垫层15cm,总厚度62cm。   (2)人行道:彩色小板5cm,M7.5砂浆厚2cm,C15砼垫层8cm,砂垫层2cm,总厚度17cm。   (3)中央6m分隔带:中间为植土,四周C20砼预制沿石35cm,M7.5砂浆垫层2cm。   (4)路沿石:人行绿化带沿石高40cm,人行道沿石高35cm。   2.3 道路配套基础设施设计   道路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地下管线和地上设施。   2.3.1道路排水设计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坡度与道路坡度基本一致,覆土不低于O.7米, 以F路交口为分水点,F路以东,污水向东排入城市污水干管。雨水排入A河流,F路以西,雨水向西排入B河流,污水接入B河流截污管。   (1)沿线布设雨水口检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