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我们的根--城市发展与城市遗产保护.doc

留住我们的根--城市发展与城市遗产保护.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留住我们的根--城市发展与城市遗产保护

留住我们的根--城市发展与城市遗产保护 作者:阮仪三 时间:2004-08-29   在这二十多年中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发展了,但我国原来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逐渐地失去了记忆,千百个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同。许多大城市追求高楼大厦,热衷于新技术新材料,小城镇也就造楼房贴磁砖,口号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大草坪、大广场,移大树,造假古董。城市建设中弥漫着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同时近年来在许多城市中出现了文化的失落,欧陆风情之风吹向全国,大批的外籍设计师包揽了重大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项目,不少大城市中推崇境外设计,不切合国情的一些洋垃圾已出现在城市蓝图中,众多城市正失去记忆,众多城市已千城一面。城市的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确立。 1、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全国许多城市开始新的建设,由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造成了对历史古城的摧残,至今除了极少数的古城以外,大多数已丧失了原来的古城风貌。 各地的文物古迹由于国家和地方的政府较早的公布了《文物法》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而得到保护,在“文化大革命”中,也较少受到破坏。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建设高潮,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兴起,在许多大中城市的旧城区内有了新的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得许多传统历史地段遭到了灭项之灾,许多历史建筑被无情的拆除,使许多旧城换了新貌,使众多的古城失去了原来所拥有的特色风貌。 2、保护历程 1980年在推土机下抢救了平遥古城,开始了古城保护的事业。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重点保护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986年公布了第二批38个,1992年公布了第三批37个,2001年补充了2个,共10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的省也公布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是: (1) 拥有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   (2) 有传统城市特色并拥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的历史地段和街区; (3) 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历史遗产对城市发展与建设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在这些名城中,保护呈现了三种情况。一是完整的保护了古城,另建新城,新旧分开:如平遥、丽江等:二是保护了古城格局,保护了传统历史街区,其它进行了更新,如绍兴等;三是只保护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城市已全部改观,如沈阳等。 3、从1995年起在专家建议下,国务院拨出了专项资金,帮助历史名城的历史街区进行基础设施和风貌的保护,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已有60余处得到补助,对全国古城的保护有重大影响。保护与更新的现实矛盾历史城市的旧城地段,兼有保护和更新的双重要求,中国城市的旧城,不像欧美发达国家城市那样,出现衰落的现象,这些旧城,一直是全城的中心,即使在新城区发展很快的情况下,也还是商业繁荣,人口集中的地方。因此,在房地产业兴起的今天,旧城区就成为房地产商热衷之地,许多城市就从地价的级差效应出发,要把原来旧城中的居住和其它功能转换成商贸、办公、娱乐功能,而使低地价转化为高地价,低效益变成高效益。表面上是改善旧城的环境.而实际上改建后旧城区的建筑容量大大增加了,人口也增多了,交通也更加繁忙了,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结果又一次地面临新的调整与改建。   另一方面作为历史城中的特色地段——文物景点和历史街区,一般也会在旧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汇聚之地,级差地租客观地导致商贸等第三产业向这个地区集中。但是由于历史名城的保护要求,一定会提出对这个地区以及其周围环境的种种建设限制,这样就会降低土地收益,对开发不利。 在历史名城中,大多保留有成片的传统民居的地区,其中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一般都划为保护区,并得到较好的保护。但是如何既能长期地保护它传统的风貌,又能继续为居民使用,这是一个难题。因为中国广大地区的民居,大多为砖木结构房屋。至今大多已木朽墙危,多数居民因长期居住条件简陋,渴求改善,传统生活环境不符合青年人的要求,而向往现代化的设施和环境。而且在旧城地区,一般都缺少现代的基础设施。要改善居住环境,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巨大投入。作为房地产开发,因为上述的原因,获利不多,又担心售后的风险,一般是不肯承担的。政府也不可能拿得出足够的资金,居民的自己改造则大多不愿保留传统形式,这就需要研究一整套合宜的对策。更新过程中对名城保护的忽视和误导 旧城更新,就有一个对“旧城”的认识问题,许多人认为“旧城”就是过去岁月留下的破烂摊子,是城市发展的严重包袱,要更新,就要“破旧立新”,就要“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所以就常常是大面积地拆迁旧房,将旧城区的老宅旧屋全部拆光,然后在平地上盖新的楼房。这样做,工作简单、工程上马快,规划设计也容易做。但这样一来把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遗存、城市风貌以及地方风情,全都一扫而光,也就是把城市的历史文脉全部割断了。在有的城市中,旧城用地成为个别外商和开发商追求高额利润的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