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犯罪学为什么会犯罪
第二部分 为什么会犯罪 第一节 犯罪原因的各种学说 一、早期的犯罪学思想 古希腊 苏格拉底的“面相说”——根据人的面色等来判断一个人将来行善还是行恶。如“凡面黑者大都有作恶的倾向”。 古希腊 柏拉图的“善恶论”——人的灵魂中存在着善与恶两个方面,如果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灵魂中的“善”就能控制住其“恶”部分,人就不会犯罪。 英国 霍布斯的“性恶论” 意大利 贝卡利亚、英国边沁的、德国费尔巴哈等“趋利避害论” 中国 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上人)圣人”不存在犯罪可能性;“下人”,天生犯罪人;“中人”,两种可能性。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学习。 二、犯罪生物学理论 意大利的龙布罗梭,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理论 采用实证方法,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隔代遗传(返祖现象)。 天生犯罪人的特征包括:(1)生理特征:扁平的额头,头脑突出,眉骨隆起,眼窝深陷,巨大的颌骨,颊故同耸;齿列不齐,非常大或非常小的耳朵,头盖及脸左右不均,斜眼,指头多畸形,体毛不足等。(2)精神特征:痛觉缺失,视觉敏锐;性别特征不明显;极度懒惰,没有羞耻心和怜悯心,病态的虚荣心和易被激怒;迷信,喜欢纹身,惯于用手势表达意识等。 三、犯罪学的精神分析理论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1)提出“性本能是犯罪的根本原因” 性本能包括:生本能——建设性本能,是性欲、恋爱等行为的动力 死本能——破坏性本能,是杀伤、虐待、破坏等行为的动力。如果转向内部就会自暴自弃、甚至自杀;如果转向外部,就犯罪。 (7)差别交往理论(different association theory) 核心:犯罪行为是习得的 差别交往理论由美国犯罪社会学家埃德温·萨瑟兰(Edwinh.Sutherland) 提出,该理论有9个命题: 1.“犯罪行为是习得的”; 2.“犯罪行为是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习得的”; 3.“犯罪行为的习得主要发生在具有亲密的个人关系的群体中”; 4.“学习犯罪行为时, 学习的内容包括: (1)实施犯罪的技巧, 这些技巧有时非常复杂, 有时也相当简单; (2)动机、驱力、合理化以及态度的特定的指向”; ?5.“动机和驱力的特定指向的习得, 取决于赞同法律规范的界定或不赞同法律规范的界定”; 第二节 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 二、带菌个体 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带菌个体”,指的是犯罪生成模式的主体要素,也即具有犯罪倾向的人(形成犯罪心理的人)。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带菌个体”都是潜在的犯罪人,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会成为真正犯罪人,只有在遇到了“致罪因素”,并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才会生成犯罪。 台湾忠信学校校长高震东主张:“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群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群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 (4)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带菌个体形成变量三 家庭环境的影响 美国著名犯罪学家格鲁克夫妇通过实证研究所观察到的,“那些滥用恐吓惩罚、缺乏监管、父母子女关系紧张的家庭最有可能促使青少年犯罪。” 学校教育的影响 龙布罗梭曾说:“知识并不使人道德,反而使其为更巧妙狡猾的犯罪”,甚至说:“对于许多累犯,授以科学教育如同使其进入犯罪学校。” 阿沙芬堡曾强调德育在教育上的重要性时说:“教育者,德化之谓也,倘忽略德育而进行智育等于不学驾驶技术而开汽车。教育应该以德育即人格与性格之陶冶为终局目的。” 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邻里环境。 职业环境。 业余生活环境。“与其他罪犯的结交对青少年未来的非法行为有最强的预测力”。 强制性环境。有人把看守所称之为“短期犯罪研讨班”。“罪犯关押的时间越长,他成为累犯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情况表明,判处6个月以上刑期的罪犯,其成为累犯的可能性将显著增加。并可能加大其再犯之罪的严重性。” “我国现在的监狱劳动,是用极少量的奖金来约束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译林版英语7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个人述职报告.pptx VIP
- 识字6《日月明》课件.ppt VIP
- 202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Python语言描述) 课件 第6章分支限界法(2).pptx
-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与疾病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法律考试专项试卷.doc VIP
- 景观园林招标技术要求.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