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国浅谈中日-文化交流.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志国浅谈中日-文化交流

  编号: ? 潍坊学院成教生 毕业论文 ? ? 论文题目:浅谈中日文化交流     Discuss Chinese Japanese cultural exchanges lightly 学生姓名:王志国 学  号:200718015 专  业:历史学 班  级:2007级本科 指导教师:于云洪 ? 2009年10月                 ? 目录 内容摘要……………………………………………………………………………………1 引言…………………………………………………………………………………………2 一、历史上中日文化的交流回顾……………………………………………………2 (一)秦汉时期…………………………………………………………………………2 (二)隋唐时期…………………………………………………………………………3 (三)明清时期…………………………………………………………………………4 (四)近代时期…………………………………………………………………………4 二、我对日本文化的粗略认知………………………………………………………5 (一)强烈的对外求知欲………………………………………………………………5 (二)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特点………………………………………………6 三、中日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9 参考文献…………………………………………………………………………………11 致谢辞……………………………………………………………………………………12 内容摘要:中日关系源远流长,而中日文化交流一直都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想以文化为契点,试图从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状况、目的和意义等方面论证中日文化的友好交流,以期折射中日关系的紧密。因为文化的交流容易引起两国人民心灵上的沟通,从而为两国的各项合作打好感情基础。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努力发展中日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中日之间的友好文化交流。 关键词 : 中日关系;文化交流;西方文化 浅谈中日文化交流 引言 我的论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回顾过去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我分为了秦汉、隋唐、明清、近代四个时期。 第二部分是我对日本文化的简单认识。 第三部分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契点,因为文化的交流容易引起两国人民心灵上的沟通,从而为两国的各项合作打好感情基础。实际上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为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是两国合作交往的基础。因此研究和搞好文化交流的目的,我认为是为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经济,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以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努力发展中日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中日之间的友好文化交流。 中日关系是中国除同美国之外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日本在历史上曾给中国人民带来过无尽的灾难,但在古代与中国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日关系对中国乃至亚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研究中日关系,中日文化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一、历史上中日文化之间的交流及其回顾 历史上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经历了漫长岁月。自有起,可以划为以下个时期:秦汉时期这个时期中日交往的路线大多经过朝鲜半岛,从陆路过海峡或沿岸航行。交流方式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交流内容偏重于物质文化层面,如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在这个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著名代表人物是徐福。《史记》记述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山东一位方士徐福上书说:东海之中有“三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岛上有神仙和仙草。秦始皇闻讯大喜,便派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人”。但以后徐福竟一去不返,找到一片“平原广泽”,自立为王。以后,中国的历代文人都把徐福奉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1]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日本僧人绝海中津,两人赋诗唱和,也提到徐福。日本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传说,不少地方都有关于徐福的遗迹和故事。例如,九州佐贺县的伊万里港传说是徐福舰队到日本登陆的地方。在和歌山县新宫市有徐墓。据说徐福曾经在佐贺市的金立山住过,因此当地居民建金立神社奉祀徐福。佐贺县每50年举行一次隆重的“徐福大祭”,最近一次是1980年。当地还流传着徐福登金立山遥望西方怀念家乡的故事,甚至还有徐福和土著酋长的女儿阿辰的爱情经历,这就很带有浪漫色彩了。隋唐时期这个时期的交流路线则以直接渡海为主,交流方式有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如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制度实现“大化革新”,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的两个半世纪里,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