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及处理策略课件篇.pptVIP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及处理策略课件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殊类型处理程序和原则-5 心力衰竭 EF<0.35者,植入ICD为首选 持续性室速,EF正常者,胺碘酮与ICD疗效相近 在猝死防治中不能应用胺碘酮才考虑短期选用索他洛尔、普鲁卡因胺、美西律 * 特殊类型处理程序和原则-6 肥厚型心肌病或扩张性心肌病 短阵、频发的非持续性室速,无症状或轻症的患者死亡率低 胺碘酮治疗有效, 但是不能提高无心律失常患者的存活率 高危患者应用ICD * 特殊类型处理程序和原则-7 突然婴儿死亡综合征 病因不明 一些病例可能是长QT综合征或Brugada 综合征的婴儿患者 目前监测及治疗资料均甚少 * 特殊类型处理程序和原则-8 预激综合征伴旁道前传 显性预激综合征或不适当应用房室结抑制剂 心室率快而不规则,频率200bpm以上,QRS波呈完全预激型 有恶化为室颤的潜在危险,平均预激性RR间期≤250ms或最短预激性RR间期≤180ms者高危 首选射频消融,发作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首选电复律,稳定者可以用胺碘酮、普罗帕酮 禁用洋地黄、利多卡因、维拉帕米 * 电复律 禁用洋地黄、利多卡因、维拉帕米 * 特殊类型处理程序和原则-9 先天性长QT综合征 为离子通道疾病,已经发现7种亚型 高危患者:可耐受的足够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 或起搏器+β受体阻滞剂 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药物 发生过心脏骤停幸存者,宜ICD 足量β受体阻滞剂仍有晕厥,可行左侧4-5交感神经结切除术 * 特殊类型处理程序和原则-10 Brugada综合征 临床特点:健康青年,男性 家族史; 夜间猝死,多形室速或室颤 心电图V1-3导联ST段下垂型抬高,T波倒置,间断性RBBB 心室晚电位阳性;电生理诱发多形室速或室颤 药物常不能预防室颤,ICD是预防猝死的唯一有效方法 * 特殊类型处理程序和原则-11 儿茶酚胺性多形性室速 一种少见的遗传性室速,见于儿童和成人 紧张诱发室速,可突然死亡 无器质性心脏病,QT正常 30%的病例有猝死家族史和紧张诱发的晕厥;在运动时的典型反应是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接着单形性室速或双向性室速-最后出现多形性室速 一些病例发现 ryanodine受体基因突变 治疗:β受体阻滞剂剂和ICD * 特殊类型处理程序和原则-12 特发性室颤 特发性室颤占总猝死的6%-12% 在日本和东南亚常见,常有猝死家族史 发病者常为较年轻的正常健康男性 死亡常发生于夜间睡眠时 尸检结果未见异常,但电生理检查可发现晚电位阳性和可诱发多形性室速或室颤 确诊后年猝死率11%,治疗首选ICD * 特殊类型处理程序和原则-13 致心律失常的右室发育不良 反复发作室速,运动可诱发室速 心电图呈左束枝阻滞图形,电轴右偏, 胸前导联上T波倒置 室速的机制是折返 基因异常的部位是常染色体 1和 14q23-q24 和常染色体 10。与细胞凋亡和ryanodine 受体基因突变有关 药物治疗效果差,ICD优于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常常不成功 * 特殊类型处理程序和原则-14 先天性短QT综合征 Gussak于 2000年首先报告,发作性晕厥、心悸、家族性心源性猝死、心电图OT间期缩短(OT≤300mS) 心脏其它检查正常为特点的遗传性疾病 已发现三种钾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突变 目前治疗相关经验较少,喹尼丁可以延长其QT间期,可能有效 * 谢谢! * *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及处理策略 鞍山市双山医院 刘志强 * 背景资料 美国每年猝死30万人 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 ,猝死逐年增加 动态心电图监测表明,发生心室扑动或(和)颤动之前常出现某种程度的室性心律失常,往往是心脏猝死的先兆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就是指这种有可能恶化为室速或室颤的室性心律失常 * 背景 恶性心律失常是引发心脏猝死的最主要的原因,准确地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危险评估,确定正确的治疗策略十分重要 CAST试验之后,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曾有相当一段时间困惑、混沌时期 有危险?Yes 有药物:No !! 随着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的公布,思路已经逐渐清晰 *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 29 (6 ):323-336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 心脏猝死的防治建议.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J〕.2002,16 (6),401-41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01,29:12 :710-725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定义 频率在230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