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以前春节才叫过年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苏苏州州以以前前的的春春节节才才叫叫过过年年,,现现在在充充其其量量只只能能算算放放假假!!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 三, 北方的朋友们已经开始过小年。 离春节越来越近, 苏州的
年味也重了起来。 但是, 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印象里,过年就是放寒假、吃好吃的,穿新衣服,到处串门接压岁钱,和兄弟姐妹疯
玩一个星期……现如今,年味越来越淡,不少温馨的回忆,真成了不可复制的回忆 。
你还记得苏州这些旧时的过年习俗吗? 你们家还保留几样? ↓↓↓
腊月二 起――打扫卫生、买年货 74打扫卫生:
腊月二 之后,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户,俗称“掸埃尘”。 74买年货:
年关临近,苏州人家会到市场去,抢购各种荤素食品,称为买年货,因为除夕至初五
不商店不开业,所以得全部买齐。商店生意都非常火爆,特别是熟食铺,豚蹄鸡鸭卖
的都非常火爆。
腊月二 四――送灶上天
不少朋友肯定会觉得奇怪,不应该是腊月二 三送灶王爷么?事实上,不只是有一些
朋友这么想,小编查阅了不少资料,不少微信公众号,媒体也都把腊月二 三送灶王
爷当成老苏州的传统习俗。
小编要说,这是不准确的!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就有 《祭灶词》一首,“
古传腊月二 四 , 灶君朝天欲言事 。” 范成大是生于吴县的正宗老苏州人 , 权威的
不能再权威了。
清代小说家,苏州人褚人获 也在 《坚瓠集》记道:“宋人以 腊月二 四日为小节夜 ,
三 日为大节夜。”
所以说,旧时苏州应该是腊月二 四日送灶上天的。至于为什么现在苏州腊月二
三,腊月二 四都有人过节,则是因为早年北方移民带来了当地的习俗,久而久之过
腊月二 三,腊月二 四的都有了。
腊月二 五――喝口数粥
送灶的第二天,即腊月廿五,苏州所有人家都要用赤小豆杂米煮粥,以祀神食。祭祀
后,阖家长幼人人都得吃一碗,就算是襁褓中小儿和家里的猫猫狗狗,也得象征性地
吃一点,就外出没回来的家人,他的那份也得备好,这就叫口数粥。据说吃了口数
粥,可以避瘟气,如果杂以豆渣吃了,还可以免罪过。范成大在 《口数粥行》咏
道: 家家腊月二 五,淅米如珠和豆煮 。”可见自南宋起,苏州就有这个习俗了。
除夕之前――送年盘、讨债躲债 74送年盘:
除夕之前,苏州有送年盘的习俗,据苏州文士顾禄记载,里巷门墙之间,百姓互以猪
蹄、青鱼、果品等馈贻,称为馈岁盘,俗呼为送年盘。清人 潘际云 《馈岁》诗
曰:门巷相连意气亲,送将微物亦情真。略如佳节询亲友,聊比盘餐洽比邻。 74讨
债躲债:
这一时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正是生意红火、销售最旺的时候,另
一方面,年尾也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帐目,向赊账的人要钱的时候。 于是各路商家派
出专人办理此事,城中便出现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讨帐”队伍:“帐条布袋手中携,行过
街东到巷西。踏进重门忙叫应,先生该欠要归齐。” 旧时虎丘后山有座“ 赖账庙” ,如
果有讨债的人追到这里,躲债的人往往群起而攻之,讨债之人只能抱头鼠窜。后来渐
渐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有人躲进庙里,债主就不可以来讨债,只能等到过了新
年再说。
腊月二 九――小年夜
苏州人把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腊月二 九叫做“小年夜”。近代以来苏州人小年夜有
个新习俗,就是苏州人结婚之后,男方往往要在“小年夜”去女方父母家中,以表一年
来对妻子的疼爱和对丈人家的关怀。不过这个规矩因地而异,苏州有些地方有有些地
方没有。
除夕――接灶、年夜饭、做年糕、压岁钱、守岁、烧头香 74接灶:
跟北方不同,北方有年初四接灶的风俗,但是苏州风俗,接灶却是在除夕之夜,安灶
神马于灶陉之龛,并祭以酒果糕饵,比送灶要简单上许多。 74年夜饭:
除夕晚上,要举行家宴,称为“合家欢”,鸡鸭鱼肉,无不毕陈。蔬菜必有青菜,叫“长
庚菜”;黄豆芽,叫“如意菜”。这一餐中,鱼都不动筷,取“年年有余”之意,置福桔、
荔枝一盆称为天赐洪福、吉利。 74做年糕:
“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藉以祈岁稔。”这是一首流传于清末时期
的“年糕诗”。 做年糕一般都是苏州乡下过年时才做,用七成糯米、三成粳米磨成粉拌
匀,再上蒸笼蒸熟后揉成团,切成片即成。它既能食之,又有吉祥之意。 74压岁钱:
这一晚,长者以朱红绳缀百钱,或以红纸包好钱币给孩童,称为“压岁钱”。按照老规
矩,“压岁钱”到手后是不能马上打开的,要不然怎么叫“压岁钱”呢~ 74守岁:
大人围坐畅谈,小孩玩耍嬉笑,称为“守岁”。全家人睡时,放爆竹三声,称为闭门炮
仗,即所谓“爆竹一声除旧岁”。 74烧头香:
苏州有烧头香的习俗,头炷香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在皇宫的做法,最早兴起是在东
岳庙,后广泛流传。也有说法称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ingChaDaXue《工业企业防火》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pdf VIP
- 2025年包装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JingChaDaXue《建筑防火》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pdf VIP
- 2021-2025年中国阻燃剂行业调研及痛点营销战略研究报告.pdf VIP
- 新教材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教案.pdf
- 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活动策划书.docx VIP
- 药剂科“三基”试题库1000题.pdf VIP
- 方剂学全套课件.pptx VIP
- GBT 50123-201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docx VIP
- 2018年10月28日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真题与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