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图-1.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图 第七章 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图 7.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7.2 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 7.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IT图(Isothermal Transformation diagram) TTT图(Time-Temperiture-Transformation curve) C曲线 7.1.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 7.1.2 TTT图的测定方法 7.1.3 TTT图的影响因素 7.1.4 TTT图的基本类型 7.1.5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应用 7.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7.1.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 7.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7.1.2 TTT图的测定方法 7.1.2.1 金相法 圆片状试样: 直径为10~15mm,厚度为1.0~1.5mm。 经过退火或正火处理。 (1) 热处理 一组试样奥氏体化后,迅速转移至给定温度(如t1)的等温浴炉中,分别停留不同时间,随即迅速淬入盐水中。 在等温过程中未转变的奥氏体在淬火时将转变为马氏体,而等温转变的产物不变。 7.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7.1.2 TTT图的测定方法 7.1.2.1 金相法 (2) 以出现1%转变产物的等温时间τ1作为t1的转变开始点,以得到98%转变产物的等温时间t1′作为t1的转变终了点。 (3) 重复(1)和(2)若干次,找出t2 、 t3 、 t4……tn的开始点t2 、 t3 、 t4 、tn和终了点t2′、t3′、 t4′…… τn′。 (4) 在温度-时间坐标系中,将各个温度下转变的开始点连接在一起,将各个温度下转变的终了点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得到TTT图的C形曲线 。 7.1.2.1 金相法 7.1.2 TTT图的测定方法 7.1.2.2 膨胀法 圆柱形小试样(直径为3~5mm,长10~50mm) 7.1.2 TTT图的测定方法 7.1.2.3 磁性法 奥氏体为顺磁性, 铁素体(在A2以下)、贝氏体和马氏体等均为铁磁性 不能测出过共析钢的先共析渗碳体的析出线和亚共析钢珠光体转变的开始线 7.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7.1.3 TTT图的影响因素 7.1.3.1 碳的影响 亚共析碳钢的C曲线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向右移;过共析碳钢的C曲线,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向左移。故在碳钢中以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最为稳定,亦即其C曲线处于最右的位置。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分别多了一条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的析出线。 7.1.3.2 合金元素的影响 钴和铝使C形曲线左移,其他合金元素使C形曲线右移 。 碳化物形成元素如果因加热温度低未溶入奥氏体,则由于存在未溶的碳化物,往往会起非自发晶核作用,从而促进过冷奥氏体的非马氏体转变,使C曲线左移。 7.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7.1.3 TTT图的影响因素 7.1.3.3 奥氏体化条件的影响 如果加热温度高或保温时间长,奥氏体晶粒越粗大,成分越均匀,则奥氏体转变的形核率就越低,即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越大,使C曲线越趋右移。 如果加热温度偏低,保温时间不足,将获得成分不均匀的细晶粒奥氏体,甚至有较多量未溶解的第二相存在,结果将促进过冷奥氏体的分解,使C曲线左移。 奥氏体晶粒大小对贝氏体转变速度的影响较小。 7.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7.1.3 TTT图的影响因素 7.1.3.4 塑性形变的影响 对奥氏体进行塑性形变,将加速珠光体的转变,使珠光体C曲线左移。 奥氏体的塑性形变对贝氏体转变的影响则不完全相同,表现为高温塑性形变对之有减缓作用,而低温塑性形变对之有加速作用。 7.1.4 TTT图的基本类型 7.1.4 TTT图的基本类型 7.1.4.1 P和B区部分重叠 的单鼻型 碳钢和含非(或弱)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低合金结构钢,如65Mn、40Ni3、60Si等 7.1.4.2 P区在右贝B区在左的双鼻型 碳化物形成元素铬、钼、钨、钒含量和碳含量都不高的合金结构钢,如18CrMn、20CrMo、5CrMo、35CrSi、40CrNiMoA等钢 7.1.4.3 P区在左B区在右的双鼻型 含有碳化物形成元素铬、钼、钨、钒等的高碳合金钢,如9CrSi、W18Cr4V等钢的C曲线有此特征。 7.1.4 TTT图的基本类型 7.1.4.4 只呈现B转变区的单鼻型 低碳、中碳和高含量的钼、钨、铬、镍、锰等的合金钢,如18Cr2Ni4WA、18Cr2Ni4Mo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