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doc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doc

  1. 1、本文档共2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doc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1、 公开市场业务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 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2、 存款准备金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各总行统一存入人民银行总行。 交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各总行统一存入其总行所在地的人民银行分行。 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总行统一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行 城市信用社(含县联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农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现行体制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 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统一存入其总部所在地的人民银行总行(或分行)。 经批准,已办理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其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法人(或其一家分行)统一存入所在地人民银行分行。 3、 中央银行贷款 4、 利率政策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增加流动性);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增加流动性); 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5、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论文货币政策工具运用论文 摘 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成功调控经济,坚定了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逐步探索和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管理的经验和办法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流动性 1 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内外环境十分复杂,经济增速放缓、总需求疲软、通胀压力增大,各种矛盾集中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1 经济内生动力不强 传统的“政府主导、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过快的经济增长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的风险;经济结构不合理,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国内需求受限于通货膨胀的环境,居民消费能力缩水并持续疲软,经济内生动力不强。 1.2 国内消费市场不成熟 外部环境依然动荡,尚未全面复苏。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从2008—2009年底出现明显衰退,2008-11—2009-02出口增速同比、环比双双下降,最高时接近30%.此时,在国内消费市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投资拉动成为唯一的选择。 一边面对国内通货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