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药与仿制药博弈升级“强制许可”路在何方.pdf

专利药与仿制药博弈升级“强制许可”路在何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利药与仿制药博弈升级“强制许可”路在何方 从印度政府主动开启“强制许可”先例可知,印度不愿放弃仿制药的丰厚 市场,而“第三世界药房”的美名和非政府组织的支持让他们更有了“持久战” 的底气。 但专利问题攸关跨国药企生死,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又是任何一个发达国 家不愿轻易退让的关键领域,从欧美政府多次公然不买潘基文的账可知,这个 皮他们是一定会扯到底的。 9 月16 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推出《联合国千年发展 目标差距问题工作者年度报告》,系统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在推动“联合国千年 发展目标”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失及改进方向。在这份年报中,以相当长的篇 幅推介仿制药的重要意义,认为仿制药产业的发展,是第三世界国家提高卫生 水平、改善民众健康状态的重要保证,并对印度等国加强生产低成本仿制药的 努力给予赞赏和肯定。报告称,“印度仿制药业主要面向出口,因此在过渡期 内已成为第三世界的药房”。 然而这个得到联合国及其秘书长肯定的“第三世界药房”,目前却正面临 欧美政府、药商的“群殴”,前途岌岌可危。事实上,潘基文每年宣布一次千 年计划年报,每报必谈对仿制药的期望,而欧美政府历来公然装聋作哑,该施 压施压,该告状告状。 所谓仿制药,即与专利药在剂量、安全性、效力、质量、作用、适应症上 完全相同,但不受专利束缚的合法药物。由于无需支付专利费,仿制药的平均 价格只有专利药的20%-40%,个别品种甚至相差10 倍以上。 “仿制药”的概念始于1984 年,当时美国通过了“哈茨-沃克曼法案”, 当时有约 150 种常用药的专利期已到,而大药商认为无利可图,不愿继续开发, 这些药成了无人认领的“孤儿药”。按当时法规,如果有厂家希望生产这些 “孤儿药”,需按新药标准重新展开临床试验,以申请新的专利,“哈茨-沃克 曼法案”简化了这些步骤,规定新厂家只需证明自己的产品与原药生物活性相 当即可仿制,从而出现了“仿制药”的概念。 由于仿制药让原本不享有专利的厂商只需简单手续即可合法生产专利到期 的药物,大大减少了临床试验的费用,从而让药费变得大为节省,在美国很快 受到热烈欢迎,美国患者成为仿制药最初的受益者。 很显然,仿制药的头是美国先开的,其推出,初衷是造福发达国家的患者、 尤其中低收入患者,然而却未料想印度会如此生猛印度制药企业对仿制药规则 的巧妙利用,在客观上成就了“第三世界药房”。 上世纪80 年代末,印度制药企业开始大量制造常用仿制药,至2000 年前 后成为全球药品出口大国,其中绝大部分为仿制药。目前印度每年生产总额达 100 亿美元以上仿制药,其中50%以上供出口。 如德国拜耳拥有专利权的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多吉美,每年患者仅购药就需 花费6.9 万美元,这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患者而言,是无论如何无法承担的天文 数字。仿制药的出现让问题得到缓解,仍以多吉美为例,印度Natco 公司生产 的同类仿制药索拉菲尼,一年药费只需164 美元。 正因如此,不仅许多穷国官方医疗部门大量采购仿制药,为第三世界服务 的慈善机构,如“医生无国界”等,也要依赖仿制药维持运转,以免被高昂医 疗成本拖垮。 据“医生无国界”的资料,该组织使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80%为印度产仿制 药。一些规模较小的非政府医疗志愿组织,除少数收到的捐赠药物外,几乎全 靠印度仿制药包打天下。 然而自2006 年左右起,“第三世界药房”就受到欧美药企和政府的左右夹 攻。这一年,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将印度政府提起司法诉讼,以维护白血病治疗 特效药“格列卫”的专利权,这项诉讼如果胜诉,欧美各大制药巨头将纷纷效 仿,届时印度政府及药企将陷入纷至沓来的仿制药专利纠纷而不能自拔。 更严重的还在后面。今年3 月,印度政府援引所谓“强制许可规则”,授 权 Natco 公司生产索拉菲尼(多吉美仿制药),而这项药物的专利权属德国拜耳, 当时仍在专利期内。所谓“强制许可规则”,即当某种特效药物价格过高,或 供不应求,使病人难以获得治疗,有关国家政府可援引此规则,授权本国药厂 单方面向专利方支付专利费,从而不经许可即合法生产仿制药。 事实上,“强制许可规则”在许多穷国都有援引、采用的先例,但惟独在 印度引起轩然大波:拜耳公司今年5 月将印度政府告上法庭,欧盟和美国政府 也不断从国家层面施压,逼迫印方撤销“强制许可规则”,前者自年初起便不 断通过欧盟-印度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平台相要挟,后者则自奥巴马总统以下,大 小政要轮番“轰炸”,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