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记忆.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平记忆

北平记忆   编者按:8月22日,被喻为农民生活记录者的台湾知名客籍作家钟铁民因心脏衰竭于高雄美浓家中病逝,享年70岁。作为已故作家钟理和的长子,本身也是作家的钟铁民,著有《石罅中的小花》、《烟田》、《三伯公的传奇》、《雨后》、《约克夏的黄昏》等小说与散文。本刊特刊登钟铁民生前撰写的《北平的记忆》,以及与其有过数次交往的大陆台胞何标、叶芳怀念文章,以纪念这位在沈阳出生、幼年成长在北京的台湾作家。      那是个特殊的年代。   我的父母亲为争取婚姻自主,不得已离开故乡高雄美浓出奔伪满洲国奉天。1941年春天,我在大陆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出世。不满一周岁父母又离开了奉天迁居到了北平。我对奉天当然不可能有任何记忆,但是很奇怪,每次有人提到沈阳或是看到沈阳这个城市的风景照片,我心里还是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好像是面对故乡,存有淡淡的亲切和喜悦,不知道是否因为我的灵魂在此形成,我的生命从这个城市开始的关系。   我6岁时才离开北平回到父母的故乡台湾,在北平生活整整5年。很多朋友都会问我对北平有什么印象。有些人童年的记忆可以回溯到四五岁的年代,这种能力让我羡慕。说实在像我这样天性粗疏迷糊的人,对经历过的事物和周遭环境从来不知道有必要用心记忆或仔细观察,所以过往岁月中喜悦欢乐的固然没有留下什么记忆,同样悲苦的日子也很快的给忘怀了,而且这一生的生活乏善可陈,大抵困苦艰辛,还多次面对生死难关,苦多于甘,也幸好有这“天铳”一样的性格,所以也没有在心中留下太大的伤痕,不知不觉也糊里糊涂的竟然活了将近70年,实在有够幸运。   照理说6岁应该有很多往事可以回忆了。我脑海里却只有片段迷迷糊糊若有若无的影像,也只有在与亲友交谈时谈到某些话题,才会勾引出我脑海深处的一些童年记忆。甚至连自己有时也弄不清楚这些记忆中的影像到底是真是幻。女儿舜文偶然听到我与“美浓爱乡”那些文史工作青年谈起自己早年经历,寻找、重组美浓的文化地景时,她觉得非常有趣也深受感动,强烈的鼓动起她创作的意念,决心要作绘本。于是趁着自己记忆中出现了比较完整的事件时,赶紧记录下来,作为我回忆这荒疏一生的起头。      蛋饼烤馒头      我不清楚我在北平上幼儿园的时间有多长。感觉上好像不到一年,应该是半途而废,到底是我拒绝上学,或者是我们终于分配到难民船位要返回台湾,从前不知道要求证,如今想问长辈却已没人可问。抗战胜利后在北平的台湾人成了异乡客,大家归乡情切,都以难民的身份等着配额分批搭船返台。所有的人都辞掉工作等候通知,准备随时动身。同是南部六堆客家人的父亲的好友福来叔,全家搬来与我们同住,地点是南池子胡同缎库后巷的大杂院前院,这也是我在北京唯一有印象的居所。时间应该是1945年底或者是第二年的年初,太平洋战争刚结束。   我每天上幼儿园之前必须向长辈一一鞠躬请安:“我要上学去了!”回到家也要同样一一报告:“我回来了!”这是生活的规矩。福来叔是严格的父执,有一次我回家不见他在大厅,进他房间见他背对外面正在忙碌,我就翻身出来没有开声请安,他随后赶过来严厉的指责我没规矩,也不接受我的辩解,他说:“你是哑巴吗?你不会大声叫人吗?”结果我遭母亲一顿打。很奇怪,这事我记得很清楚,这教训对我一生处理人际关系应该也有着深长的影响。福来叔其实满疼爱晚辈的,我从小受他熏陶照顾,到现在还对他敬畏有加。   上幼儿园唯一记得起的乐趣,就是每天早上的一张甜蛋饼。背起书包请安完毕后,总不忘跟妈妈要一张纸币,也弄不懂是一毛钱或一块钱,总之可以买到一张甜蛋饼。街角卖饼的摊子上架着一个四方形铁板碳炉,面糊倒进铁板的油面上滋滋作响,香气飘溢。其实我也不清楚人们称它作蛋饼或甜饼,薄薄的一片,碗口大小,卖饼的男子撕下一页旧笔记簿的废纸两边一夹交到你手中,热乎乎的,带着鸡蛋的香气,寒冷的早晨,一口咬下去脆脆甜甜有点烫嘴,我到现在好像还能感觉那时享受甜蛋饼的舒爽喜悦。   幼儿园学过什么我早己忘记,只记得教室里有个黑漆漆的大铁炉子,炉子里煤炭烧得炙热通红,是给教室保暖用的。铁炉比我高,上端的边沿可以炙烤馒头,将馒头撕块摆到上面,一下子就烤得焦黄稣脆,非常爽口。馒头或许是学校分发的,许多小朋友休息时都围着铁炉,将馒头掰块放到上面炙烤。我个子不够高,看不到顶端的铁板,摆在上面的馒头块常被推挤到里面,必须找个子高的同学代取。班长是女孩,个子高壮,她要帮几个矮个子同学服务,我也忘记是怎么引起的冲突,我跟班长先争吵后扭打,竟然打输被扳倒压制在地上,心理着实受到严重的创伤,挣扎起来后忿忿的背起书包逃离幼儿园,一路眼泪鼻涕的哭着回家。可能正逢北平大风雪天气,只觉得冰冷的寒气不断的从四面强力的灌进心里,回到家时全身颤抖不会说话,连哭都哭不出来。   母亲后来与亲友聊到北平的风雪时,提到我曾经有一次差一点冻死,放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