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汇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
名词解释
1、古诗十九首的概念
(1)《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
(2)内容上:羁旅行役,相思怀人之苦,是其一大主题。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同时,也描写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如《涉江采芙蓉》。它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
(3)艺术特色:其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融情于景,寓景于情,是其一大抒情特色。语言浅近自然,意蕴丰富,即善于锤炼语言,熔铸典故,把丰富的内涵,纳入最简约的语言之中。
(4)影响:《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它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及艺术风格,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2.建安风骨
(1)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对建安文学成就的经典概括。它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2)建安风骨具有以下特点:时代特色鲜明,情感真挚强烈,文风清俊,慷慨悲壮,气盛词壮,文笔华丽健美。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互见法
(1)互见法是司马迁首创的与纪传体相适应的编纂历史的方法。它是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在各篇章中,互相参见,既使《史记》的叙事首尾完整,减少重复,又有助于维护人物形象的完整性,突出作者对人物思想感情的倾向性。
(2)互见法在《史记》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直接明示,其二是不明示。如要了解项羽其人,只通过《项羽本纪》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高祖本纪》等,才能完整地理解。
4、《七发》
(1)《七发》是由枚乘所作,汉代散体大赋的奠基之作。全文假设楚太子生病,吴客探问,陈说七事(即音乐,饮食,车马,宫苑,巡游,畋猎,观涛等)以启发太子,故称七发。
(2)本文恣意铺陈,大量用典,规模宏大,物象繁复,描写细腻,词彩华丽。其妙装饰物之精细,福利和生动前所未有。
5、建安七子
(1)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
(3) 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以王粲的成就最高,例如王粲的《登楼赋》和曹植的《洛神赋》并为双美。
6、《咏怀》诗
(1)《咏怀诗》八十二首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一地所作。综观《咏怀》全诗,实为阮籍一生思想情感的总汇。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2)内容大多写生活的感慨,人生祸福无常,年寿有限,要求超脱利禄的圈子,放怀远大,也有对当时政治的刺讥,但写得很隐晦。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3)风格:隐晦含蓄、清隽艰深、委婉曲折而又言近旨远。
7、乐府
(1)乐府的原义,是指国家设立的诗、乐、舞三者相结合的音乐机构。至六朝,人们对此机构制作、采集扥可以和乐而歌的诗也称为乐府,乐府便由机构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2)主要作品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8、郭璞《游仙》诗
(1)郭璞,代表作《游仙诗》,现仅存14首,是中国游仙诗体的鼻祖。
(2)他的游仙诗借游仙以咏怀,有一定的现实内容。如第一首说: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表示了对朱门的轻蔑与否定。郭璞游仙诗的另一特色是富于形象性。如第三首说: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写想象中的神仙居处和生活情态,形象鲜明而生动。不过《游仙诗》的主旨毕竟在歌咏高蹈遗世,所以消极性仍是很大的。
(3)《游仙》写仙境构思险怪,意象鲜明,幻而似真,笔势跌宕,造语新奇,神理俊爽。
9、永明体
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
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10、骈文
(1)骈文是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2)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