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天下第一村”“李光耀”.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仁宝“天下第一村”“李光耀”

吴仁宝“天下第一村”“李光耀”      在江苏省江阴市,有一个只有0.96平方公里(正好是中国国土面积的千万分之一)的小村子,被国内外媒体称为“中国的新加坡”;而这个村年近八旬的原党委书记被形容为“那里的李光耀”。近年来,这个江南小村的年销售收入都在100亿元以上,2005年突破了300亿元!村里最穷的一位村民的个人财产也达到了30万元。这个村本土村民只有1000多人,而全国各地来这个村工作的却有8000多人,每天平均有近1万人到这个村参观游览。这个村就是有“天下第一村”之誉的华西村,在这个村当了40多年“掌门人”的人叫吴仁宝……      华西崛起      华西村并非生来就是天堂福地,有一首民谣曾在华西村四邻流传了很久:“……有女不嫁华西去,宁愿扔在河浜里。”   上个世纪50年代,吴仁宝出任华西村前身的23大队党支部书记;1961年,华西村正式组建,12个小自然村落,???破烂烂,茅草房,泥垛墙,羊肠小道弯弯曲曲,七高八低的田地落差数米,人均欠债1500元……这就是当时华西村的真实写照。   面对贫穷,吴仁宝最真切的感爱和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带领乡亲们改天换地。   在一次别出心裁的“寻开心”青年社员大会上,吴仁宝高扬起嗓门,说:“我不相信华西村的男青年找不到对象!今天我们改天换地的战斗确实比别人苦出几倍,可明天我们华西村就会比别人好出几倍。那时候,我们华西村就会有成群送上门的好姑娘!你们说是不是啊?”“是――”小伙子们被吴仁宝说得眉飞色舞。   到60年代末,华西村依靠一个“小五金”厂和一台小磨坊,便积累了100多万固定资产和100多万现金存款。而此时的华西村村民们也全部搬进了大队统一盖建的新瓦房,并且家家有存款。从这时候起,外村姑娘嫁华西村甚至小伙子“倒插门”来华西的风潮一直延至今日。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的农村经历着一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之际,此时的华西村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已经傲然于中国大地。   1985年8月19日,南京,雨花台,细雨蒙蒙中,100多位神情肃穆、列队整齐的农民,紧握拳头,面对革命先烈纪念碑,个个庄严宣誓:“苍天在上,大地作证,我们华西人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决心苦战3年,目标1亿……”尽管雨水打湿了每一个宣誓人的脸,但人们还是认出了领头宣誓的那个年长者,他就是吴仁宝。    “搞建设,就得拿出革命先烈那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从今起,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押上身家性命,来保证华西三年内实现‘三化三园亿元村’的目标。拿笔来――”南京雨花台宣誓回村后,吴仁宝第一个在干部责任保证书上重重写下自己的名字。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签名,村里的党员干部们知道:责任保证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在“亿元村”的奋斗中如果目标没有实现,他们的家产将全部归公!   这是不同一般的农民革命,革命就是如此悲壮!   从那年起,每年华西村党员干部都得在村民面前“签字画押”一次。正是这种豁出去的拼命精神,华西有了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直线上进的局面。   三年过去后,吴仁宝领导下的华西村的田野里果然像变戏法似的矗立起了一座座既绿化又环保的大型工厂,年产值超过预期,达10106万元。   “亿元村”的目标实现,华西再度成为全国农业战线最光彩夺目的旗帜!成了闻名全国的“天下第一村”!      这年吴仁宝60岁。可他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谁也无法将“老人”的标签贴在他身上。      华西开拓      “闷声大发财。”江泽民同志十分欣赏吴仁宝和华西村的致富之道,曾这样形容。而吴仁宝坦言:这“闷声”中常有惊涛骇浪。   90年代末期,华西村的发展如日中天,一个更大的宏伟设想在华西村的年轻一代管理者中间开始酝酿起来。“老书记,我们华西村应该集中优势企业,争取上市!”向吴仁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当时主政华西工业生产的吴协东,他是老书记的大儿子。   吴仁宝瞪大了眼睛,目光带着少有的疑问,盯着大儿子,也盯着其他村干部:“你们论证了?”做事稳重的吴仁宝深知,上市是喜事而非难事,但上市弄不好可能就是最大的难事。   “论证了。凭我们华西村目前的企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上市是一条必经之路;而通过上市,正好能促进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得到完善……”   吴仁宝抬头扫了一眼自己的部下:“我考虑考虑。”吴仁宝紧锁眉头,神情凝重地起身离开了众村干部。   最后开会表决:11人举手赞成,1人反对,反对者正是吴仁宝。但是几天之后,吴仁宝一改前些天严肃的神情,微笑着说:“我宣布:华西企业,要真正走出田野,必须要上市!”   1999年8月10日,这个日子对华西村来说具有历史意义。当掌声和钟声响彻深圳交易所的那一刻,世界金融市场上迎来了一个令10亿中国农民感到自豪的新客人,它就是代码为“00093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