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邦屏藩贡桑诺尔布经边往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邦屏藩贡桑诺尔布经边往事

大邦屏藩贡桑诺尔布经边往事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有一个叫王爷府镇的地方,这里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清代蒙古族亲王府,“大邦屏藩”的匾额就高悬在议事厅内。一百多年前,蒙古族的“新派”亲王贡桑诺尔布就在这里发布政令,把报纸、近代学堂、邮电所等新生事物引入了漠南蒙古。1910年后,他又到了北京,还成了1912年~1928年间中国边疆民族事务的“大总管”,而“大邦屏藩”似乎始终是他经营边疆的基调,在内忧外患的时代里留下了许多值得述说的往事。      “新派”王公      贡桑诺尔布(1872~1931),字乐亭,号夔盒,是成吉思汗的大将者勒篾的第24代孙,他的先祖曾为元朝、清朝立下赫赫战功,康熙帝就曾为当时的喀喇沁右翼旗御笔题写了“大邦屏藩”的匾额。贡桑诺尔布出生后依旧感受着清王朝的“恩宠”,15岁时娶了皇室肃亲王隆勤的女儿善坤为福晋(即夫人),17岁时就世袭了郡王,又被任命为喀喇沁右翼旗第14任札萨克(蒙古语,意思是“执政官”)、卓索图盟协理盟长。从此,他本来可以像其他蒙古族王公一样,过着养尊处优、听歌观舞、寅吃卯粮的没落贵族生活,但他却感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国的内忧外患,及北部边疆地区的朝不保夕,因此他开始思考:如何应对才能持久地稳固边疆,成为中国这个“大邦”的屏障和藩篱?   20世纪初,清王朝为应对革命运动的冲击,推行“新政”,贡桑诺尔布积极响应,在全旗境内废除了沿习千百年的跪拜礼,改行鞠躬礼,还解散了王府的戏班,这一切表明了他告别旧贵族生活的鲜明态度。他专门挑选旗内的青年和守正武学堂的学生,成立了20多人的王府警察队,又编成了一支新式军队,采用新军的操典进行训练。福晋善坤也给予支持,把府中的侍女们召集起来,组织起一支娘子军,在后花园里操练。1902年,他又在王府西衙门开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开学时写了“崇文尚武无非赖尔多士,正风移俗是所望于诸公”的楹联,因此被命名为“崇正学堂”。这个学堂开始40人,后来又招收官员和旗民的子女,还专门从内地和日本聘请教师,”到1912年时已培养了600多名学生。   为了进一步变革图强,他在1903年春天秘密前往日本??考察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参观了在大阪举行的“劝业博览会”,与日本各界广泛交往,会见了东京实践女子学校的校长下田歌子,从而开阔了眼界,对女子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回国后他创办了毓正女学堂,由福晋善坤主持校务,聘请了日本人河原操子等人任教。对于这个女学堂,人们开始很不理解,不愿送女儿入学,甚至传出了“王爷要送这些孩子到日本还债”的谣言,所以只招到24个学生。后来,人们才打消顾虑,学生逐渐增加到60人~80人。此外,他还创办了守正武学堂,培养军事新人才;选派三名女学生、五名男学生到日本留学,还派人学习俄语,创办报纸、邮电所,开金矿,办实业……贡桑诺尔布倡导的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在一百多年前的北部边疆,他本人也成为当时有名的“新派”王公。当时的《东方杂志》报道过他的“新政”成效,清王朝对他也一再嘉奖,先后给崇正学堂、毓正学堂赐予御书“牖迪蒙疆”、“壶教畅明”,1910年还把他列为资政院的“钦选议员”。      “总管”蒙藏事务十七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在政权更替之时,英、俄、日等帝国主义乘机侵略我国,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危机,尤其是沙俄策动外蒙古反动王公搞“独立”,建立“大蒙古国”;英国利用西藏的混乱局势,干涉中国内政,1913年又利用西姆拉会议,企图侵占中国领土、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使边疆的危机不断升级。这时,内蒙不少王公力图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又对曾主张“驱除鞑虏”的孙中山等人很不信任,贡桑诺尔布等人一度组织“蒙古王公联合会”,拒绝共和,甚至谋求“独立”。随后,民国政府强调“五族(指汉、满、蒙、回、藏)共和”,制定了优待蒙古王公的条例,他和许多内蒙王公才转而支持共和。1912年9月,他被任命为蒙藏事务局总裁,10月,又被晋封为亲王,1914年5月,蒙藏事务局改组成蒙藏院后他仍然担任总裁,直到1928年。其间几次短期离任,都不超过一个月,是位长期主管中央边疆民族事务机构的“大总管”。   1912年~1928年,中国的政局多变,政权更迭频繁,边疆地区又很不稳定,尤其是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频频受到强邻侵扰,作为总裁的贡桑诺尔布在处理属于内政范围的蒙藏事务时,经常要遇到涉外问题,如何稳定边疆始终是他和部属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此,他们既继承了清代经营边疆的传统政策,又进行了改进、完善。比如,对于少数民族王公的封爵、俸禄、朝觐和藏传佛教的寺庙兴建、活佛转世、僧官的升迁等事务都有专门的规章,民国初年他们就制定了《蒙藏回之王公及呼图克图等公谒礼节》、《年班来京蒙古王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