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有机化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周有机化学

烷烃中碳原子的类型 烷烃的两种命名方法 烷烃物理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 卤代反应的条件和类型 卤代反应的机理和特点 如何理解自由基的稳定性 同分异构现象: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现象。 书写碳链异构体的方法 例如: C5H12 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异构体的数目明显增加。 烷基的名称由相应的烷烃命名。 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2.3 烷烃的分子结构 碳的价键分布呈四面体型,而且碳碳单键可以自由旋转,所以三个碳以上烷烃分子中的碳链不是像构造式那样表示的直线型,而是以如下锯齿形或其它可能的形式存在。 2. 乙烷和正丁烷的构象 在常温下,乙烷分子中C-Cσ键可以自由旋转,在旋转中形成许多不同的空间排列形式,这种由于绕单键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叫做构象。 构象的两种表示方法 透视式 纽曼投影式: 交叉式 重叠式 乙烷处于交叉式构象时,两个碳上的氢原子相距最远,相互排斥力最小,因而内能最低。重叠式构象内能最高。但二者内能相差仅12.5kJ/mol,室温时,分子热运动所提供的能量就能使各个构象相互转化,因而不能分离出乙烷的某一构象异构体。 丁烷的构象 2.6、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常温下,烷烃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等都不易起反应。 1.氧化与燃烧 2.热裂反应 烷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的分解叫热裂反应。 热裂化反应根据生产目的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裂化工艺。 深度裂化(裂解) a. 目的: 主要是得到基本化工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炔) b. 裂化温度 800~1100℃ 催化裂化 a. 目的: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 b. 裂化温度 400~500℃ c. 加入一定的催化剂 3 卤代反应及卤代反应机理 甲烷的氯代反应较难停留在一取代阶段。氯代烷可继续 氯代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调整比例,可使产物主要为四氯化碳: (3) 其他烷烃的卤代 伯氢与叔氢的相对活性为: 63/9:37/1=1:5 烷烃中各种氢的活性顺序为: 叔(3°)氢>仲(2°)氢>伯(1°)氢 烯烃的顺反异构(炔烃会顺反异构吗) 烯烃的命名和顺反命名 马氏规则? 国家储备油存放、运输时会采用什么样的办法?为什么? α-H的反应与加成反应是否为同种反应类型? 丁烷的四种极端构象式 全重叠式>部分重叠式>邻位交叉式>对位交叉式。对位交叉式是优势构象式 丁烷的四种极端构象式 全重叠式>部分重叠式>邻位交叉式>对位交叉式。对位交叉式是优势构象式 丁烷的四种极端构象式 全重叠式>部分重叠式>邻位交叉式>对位交叉式。对位交叉式是优势构象式 2.5 烷烃的物理性质 1. 状态 C1~C4的烷烃为气态,C5~C16的烷烃为液态,C17以上的烷烃为固态。 2. 沸点 碳原子数目↑,b.p↑; 碳原子数目相同时,支链↑,b.p↓; 3. 熔点 ? 碳原子数目增加,熔点升高。 ? 分子的对称性越大,熔点越高。 4. 相对密度(比重) 小于1,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接 近于0.8(20℃)。 5. 溶解度 不溶与水,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尤其是烃类中(“相似相溶”原理)。 1)烷烃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烃的反应称为卤代反应。 通常是指氯代或溴代。 在紫外光漫射或高温下,甲烷易与氯、溴发生反应: 这些氯代烷的混合物在工业上常作为溶剂或有机合成原料。如想得到其中单一产物,可采用不同比例的反应物进行反应。例如,要使反应限制在第一阶段,可采用过量的甲烷: 亦称反应历程、反应机制,是描述反应由反应物到产物所经历的每一步过程。 氯与甲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