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真在山西足迹
彭真在山西足迹
在14年前的4月26日,一位从晋南浍河岸边走出的革命伟人,走过他人生的第95个春秋与世长辞。当我们在建党90周年之际,再次忆起这位老者时,仍然感动于他的生命曾经有过的激情燃烧,感动于他的博大胸怀和用一生追求真理的执著。彭真这个从山西成长起来的一代革命领袖,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和腥风血雨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山西这片热土上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为山西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初露锋芒
1902年10月12日,彭真诞生在山西省曲沃县侯马镇垤上村一个从山东逃荒来的贫苦农民家庭,取名傅懋恭,小名“大篮子”。“大篮子”这个昵称还有些由来:彭真祖籍山东桓台,清光绪十四年前后,桓台连年遭灾,无法生存的农民只能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彭真的祖父带着家小,一双竹篮挑着儿女,一路逃荒来到山西。最终来到曲沃县侯马镇,他们先??镇南门外一处破庙中栖身,后来打听到垤上村有一些空窑洞久已无人居住,全家便来到了垤上,找到一眼已是绝户的破窑洞,稍加收拾,住了进去。后又在旁边新打了一眼窑洞,从此有了自己的家。彭真便在这里出生,此时,祖父刚刚去世,祖母感念祖父带全家逃荒的历史,为长孙取名“大篮子”。
彭真幼时家里生活异常艰苦,七八岁时他已学会纺线织布,年龄稍微大点,便随父傅维山、母魏桂枝下田劳动。在青黄不接时,“大篮子”一家只能上山打酸枣碾成面,或者是磨糠蒸馍馍果腹。
彭真的父亲勤劳、聪明、能干,给一户秀才地主扛长工。秀才地主常在劳动之余教他识字、学算。彭真幼年时,傅维山就把从地主那里学来的知识,一点一点地教给儿子。傅维山还经常给彭真讲戏中、小说中的故事,教他做人的道理。他为垤上村村民办事时,也常常带上彭真,让他明白事理,分清善恶。祖母傅张氏和父亲傅维山、母亲魏桂枝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彭真的成长,是彭真最早的启蒙老师。彭真从这时起就树立了“一个人要劳动,要学好不要学坏”的思想。
彭真懂事时,正处在辛亥革命前夜,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各地官员趁着征收赔款,巧立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晋南地区的农民忍无可忍,在绛县爆发了江湖会劫狱抢库、杀死官兵的义举;运城、浮山等地的哥老会发动了反清抗税斗争;浮山县万余农民闯入县衙迫使县令豁免煤税。彭真从群众对这些振奋人心的事件的口传议论中,渐渐懂得了面对官府、富人的残酷统治和欺压,劳动人民必须起来进行反抗。
在垤上村,颖悟超群的彭真度过了他农忙下地、农闲上学的少年时代。16岁时彭真考入侯马镇曲沃县立第二高等国民小学校。由于家贫,彭真没有住校,而是自带干粮,晚自习后回家。起初同学们看不起这个每天只吃干馍的学生,可过不久,由于学习优秀,不怕辛苦,胸有主见,彭真渐渐成为学生中的小领袖。
侯马从明代起就作为南北交通的驿站,五四运动的消息也很快通过报纸传到侯马。学校老师迅速将北京、太原、临汾等地学生的爱国行动讲给学生,抱有“铲除不平,匡扶正义”雄心壮志的彭真带头在校内宣讲,并在进步老师的支持下,组成宣传队,到侯马镇及周围村庄宣传。彭真被同学们推选为宣传队长。侯马镇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城镇,洋货特别是日货对当地产品冲击较大。彭真带领宣传队喊出“打倒列强”“振兴中华”“抵制日货”等爱国口号,烧毁日货宣传售货车,号召中国人不用洋货。宣传队还积极宣传禁烟、禁赌、禁缠足,对社会丑恶现象和落后的封建恶习给予严厉抨击。
那时受过五四新思潮影响的他已经有了心忧天下的志向,侯马已容不下他那颗心,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彭真决心继续求学。
走向革命
起初,父亲想让彭真先谋个能有稳定收入的职业,帮助支撑家庭。父子俩因此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这时,第二高等国民小学校的教师到家中一再劝说,认为凭着彭真的天赋、才气和品德,将来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应该支持这样的孩子继续求学。在这关键时刻,彭真的祖母拍了板,支持孙儿去太原继续上学。就这样,彭真揣着借来的7块银元,带着家中补丁最少的蓝印花被子只身来到太原,当时从侯马到太原还没有铁路,彭真在路上至少要走10天。
省立一中是山西省最早创办的一所官办中学,受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逐渐成为山西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早在1921年5月1日,这里就建立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又创办了《平民周刊》,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对广大青年进行共产主义启蒙教育,省立一中成为太原乃至山西革命青年运动的中心。
山西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高君宇,就曾是省立一中的学生。彭真立志要在这里下苦功夫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然而入校不久,彭真就卷入一场震撼山西的驱逐反动校长魏日靖的斗争。之后,彭真参加了省立一中进步学生组织“青年学会”,开始接触《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