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使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精选8篇).doc
使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精选8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使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难。
篇二:而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而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一、代词。
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译]:“这儿,你的母亲曾经站立过”。
二、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
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
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译]:“河曲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后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
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表示因果关系,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
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表示条件关系,如果。例如:《论语?八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汉语同义词辨析的途径以制度为例.doc
-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教师用).docx
- 2018年山东日照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 l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范本).doc
- 舞蹈鸿雁串词(模板).doc
- 【最新精选】网上书店——在线购物及统计分析的设计与实现学士学位论文.doc
- 基于.NET平台的经济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doc
- (新编)口腔修复精品课程建设体会.doc
- 输出驱动假设下英语专业语法教学实践与研究[Word文档].doc
- 数据挖掘中加权关联规则的研究.doc
- 精神科药物联用资料汇总.docx
- 2025年长春市街道办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上半年广东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赴北京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法制教育心得(15篇).doc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莆田市街道办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济宁金乡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教育类)(3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广东省街道办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华福证券-医药行业25Q1基金持仓分析:药基/非药基医药重仓占比有所回升,创新药/CXO为共识度最高的加仓方向.pdf
- 2025年昌都市街道办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