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经学略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太炎《经学略说》.doc

章太炎《经学略说》 经之训常,乃后起之义?。《韩非·内外储》首冠经名,其意殆如后?之目录,并无常义。今人书册用?纸,贯之以线。古代无纸,以青丝绳贯?竹简为之。用绳贯穿,故谓经。经者,今所谓线装?书矣。《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礼记·中庸》云:“文武之政,布在方策。”盖字少者书?于方,字多者编简?而书之。方不贯以绳?,而简则贯以?绳。以其用绳故?曰编,以其用竹故?曰篇。方,版牍也。古者师徒讲?习,亦用方誊写?。《尔雅》:“大版谓之业?。”故曰肄业、受业矣。《管子》云:“修业不息版?。”修业云者,修习其版上?之所书也。竹简繁重,非别版书写?,不易肄习。二尺四寸之?简(《后汉书·周磐传》:编二尺四寸?简写《尧典》),据刘向校古?文《尚书》,每简或二十?五字,或二十二字?,知一字约占?简一寸。二十五自乘?为六百二十?五。令简策纵横?皆二十四寸?,仅得六百二?十五字。《尚书》每篇字数无?几,多者不及千?余。《周礼》六篇,每篇少则二?三千,多至五千。《仪礼·乡射》有六千字,《大射仪》有六千八百?字。如横布《大射》、《乡射》之简于地,占地须二丈?四尺,合之今尺,一丈六尺,倘师徒十余?人对面讲诵?,便非一室所?能容。由是可知讲?授时决不用?原书,必也移书于?版,然后便捷。故称肄业、受业,而不曰肄策?、受策也。帛,绢也,古时少用。《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每书皆云篇?;数术、方技,则皆称卷。数术、方技,乃秦汉时书?,古代所无。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汉人亦有作?。所以不称卷?者,以刘向叙录?,皆用竹简杀?青缮写,数术、方技,或不用竹简?也。惟图不称篇?而称卷,盖帛书矣(《孙子兵法》皆附图)。由今观之,篇繁重而卷?简便,然古代质厚?,用简者多。《庄子》云:“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五车之书,如为帛书,乃可称多;如非帛书,而为竹简,则亦未可云?多。秦皇衡石程?书,一日须尽一?石。如为简书,则一石之数?太多,非一人一日?之力所能尽?(古一石当今?三十斤,如为帛书,准之于今,当亦有一二?百本)。古称奏牍,牍即方版,故一日一石?不为多耳。 周代《诗》、《书》、《礼》、《乐》皆官书。《春秋》史官所掌,《易》藏太卜,亦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郑康成谓六?经二尺四寸?,《孝经》半之,《论语》又半之是也?。《汉书》称律曰“三尺法”,又曰“二尺四寸之?律”。律亦经类,故亦用二尺?四寸之简。惟六经为周?之官书,汉律乃汉之?官书耳。寻常之书,非经又非律?者,《论衡》谓之短书。此所谓短,非理之短,乃策之短也?。西汉用竹简?者尚多,东汉以后即?不用。《后汉书》称董卓移都?之乱,缣帛图书,大则帷盖,小乃制为滕?囊,可知东汉官?书已非竹简?本矣。帛书可卷可?舒,较之竹简,自然轻易,然犹不及今?之用纸。纸之起源,人皆谓始于?蔡伦,然《汉书·外戚传》已称赫蹄,则西汉时已?有纸,但不通用耳?。正惟古人之?不用纸,作书不易;北地少竹,得之甚难;代以缣帛,价值又贵,故非熟读强?记不为功也?。竹简书之以?漆,刘向校书可?证;方版亦然。至于缣帛,则不可漆书?,必当用墨。《庄子》云:宋元君将画?图,众史舐笔和?墨。则此所谓图?,当是缣素。又《仪礼》铭旌用帛。《论语》子张书绅。绅以帛为之?,皆非用帛不?能书。惟经典皆用?漆书简,学生讲习,则用版以求?方便耳。以上论经之?形式及质料?。 《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列举六经,而不称之曰?“经”。然则六经之?名,孰定之耶?曰:孔子耳。孔子之前,《诗》《书》《礼》《乐》已备。学校教授,即此四种。孔子教人,亦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曰:“《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诗》《书》《礼》《乐》,乃周代通行?之课本。至于《春秋》,国史秘密,非可分布,《易》为卜筮之书?,事异恆常,非当务之急?,故均不以教?人。自孔子赞《周易》、修《春秋》,然后《易》与《春秋》同列六经。以是知六经?之名,定于孔子也?。 五礼著吉、凶、宾、军、嘉之称,今《仪礼》十七篇,只有吉、凶、宾、嘉,而不及军礼?。不但十七篇?无军礼,即《汉书》所谓五十六?篇《古经》者亦无之。《艺文志》以《司马法》二百余篇入?《礼》类(今残本不多?),此军礼之遗?,而不在六经?之内。孔子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盖孔子不喜?言兵,故无取焉。又古律亦官?书,汉以来有《汉律》。汉以前据《周礼》所称,五刑有二千?五百条,《吕刑》则云三千条?。当时必著简?册,然孔子不编?入六经,至今无只字?之遗。盖律者,在官之人所?当共知,不必以之教?士。若谓古人尚?德不尚刑,语涉迂阔,无有足处。且《周礼·地官》之属,州长、党正,有读法之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