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浓硫酸特性》一节的课堂设计
关于《浓硫酸特性》一节的课堂设计[摘要]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是中学阶段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本篇文章通过一堂探究性的实验课,只用一则演示实验就能同时证明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简明扼要。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有关“硫和硫的化合物”的内容与旧教材相比虽然变动比较大,但有关浓硫酸的特性,仍然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为了让同学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它,本人设计了一堂以实验为主的综合课,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增强了化学课的趣味性。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该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课堂设计如下:
首先,将全班60名学生分成十二个小组,每组准备好必须的药品及实验仪器。教师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首先跟学生一起复习初中所学过的一些有关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如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然后让每组同学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使其所设计的方案能充分证明浓硫酸的某一特性。讨论出结果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讲解本组的设计思路、操作过程及得出的结论。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实验,同学们的思路各异,方法多样。具体方法有:
⑴在点滴板上加少量的蓝色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再滴入几滴浓硫酸,会发现硫酸铜晶体的蓝色逐渐褪去,趋于白色。此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硫酸铜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的原因,经过热烈的讨论,有个别组的学生能比较准确地解释原因:蓝色的硫酸铜晶体(CuSO4o5H2O)与浓H2SO4接触时,由于浓H2SO4有吸水性,会将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吸收,使大多数蓝色的CuSO4o5H2O变成了白色的CuSO4。
⑵将一瓶密封的浓硫酸放在托盘天平称量,记下称量结果,然后打开磨口塞使浓硫酸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重新称量,会发现浓硫酸的质量增大,这是由于浓H2SO4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造成的,该实验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
同样,为了验证浓H2SO4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让各组分别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正当同学们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时,教师话锋一转,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可不可以设计一个能同时证明浓H2SO4三大特性的实验方案,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显然,同学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学生仍可采用讨论和实验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做关键性提示,并仔细观察各组同学的讨论进展情况和实验设计情况,经过5-10分钟的探讨,各组分别会提出自己的方案,但大多数方案仅仅能证明浓H2SO4的一至两个特性,教师集思广益,取其精华,将实验过程设计如下:
在200ml的烧杯中放入20克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迅速搅拌。
让学生根据此实验方案自行操作。
针对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的片面性,教师应和同学们一起对实验现象进行一次详细的分析和总结:⑴蔗糖逐渐变黑,⑵体积急剧膨胀,⑶烧杯壁发热,⑷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⑸烧杯口有白雾出现。
这则看似简单明了的实验,实则内涵丰富,这时教师先让各组同学分析每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
⑴蔗糖变黑:是由于浓H2SO4将蔗糖中的H、O两种元素按2:1的比例脱去,生成黑色的炭,这体现了浓H2SO4的脱水性。
⑵烧杯壁发热:是由于在蔗糖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水,浓H2SO4被稀释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这说明了浓H2SO4具有吸水性。
⑶体积膨胀,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口有白雾出现:是因为浓H2SO4吸水放出的热量使蔗糖脱水生成的炭与浓H2SO4发生如下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
由于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SO2、CO2等气体,使体积急剧膨胀,同时SO2又可以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即SO2+H2O=H2SO3),生成的H2SO3在烧杯口形成白雾,这一步充分体现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它将0价的碳氧化成了+4价的碳。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结束这堂课,这种教学方法将探究性学习充分应用于教学,既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科学;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能力,最终体现了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主导教育思想。使探究性的学习,教学方法深入人心。[参考文献]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钠》教学片段与评析化学是一门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 ,从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利用理性认识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教学片段
在讲授金属钠化学性质中涉及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 ,那就是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具体实验内容 :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滴如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小块(约黄豆粒大的)。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反应现象和溶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师石河子市2012年事业单位面向社会.doc
- 八年级(上)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 八年级12月生物月考试题.doc
- 八年级(上)科学单元测试一(1.1~1.3).doc
- 八年级上Unit 6-10英语复习.doc
- 八下甘肃地理.ppt
-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温度、熔化和凝固检测题(新版).doc
- 八年级上学期.doc
-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练习题.doc
- 八年物理期中模拟测试题.doc
- 《兼香型白酒标准》.pdf
- DB15T 4105-2025盐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核算技术规程.pdf
- 《模具企业自动化能力评定方法》.pdf
- DB15T 665-2025燕麦留茬深松蓄水保墒保苗技术规程.pdf
- DB31T 1602-2025乡村动物狂犬病免疫点建设与管理规范.pdf
- DB31T 1606-2025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要求.pdf
- DB15T 4099-2025奶山羊数字化养殖TMR配料规范.pdf
- DB15T 4108-2025马铃薯病毒 RT-PCR 检测技术规程.pdf
- DB15T 4107-2025马铃薯黑胫病防控技术规程.pdf
- DB31T 910-2025区域雷击风险评估技术规范.pdf
最近下载
- 意大利cemb(赛博)er60动平衡仪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粮油供货保障方案.docx VIP
- 负压引流器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pdf VIP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黑布林版渔夫和他的灵魂中文译文.docx VIP
- Oasis montaj7.5 操作手册-Oasis montaj Mapping and Processing软件平台.pdf VIP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第2版杨沿平第七章滚动轴承配合1课件教学.ppt VIP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pdf VIP
- 硬膜下血肿的护理常规.pptx
- 2020年牛津译林版7A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2-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 VIP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第2版杨沿平第八章键与花键连接1课件教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