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尾“终曲”,余音绕梁
——浅谈语文课课尾的设计
吴江北厍中学 吕宗英
【内容摘要】语文课课尾的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的结束语,要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效果。既能让学生梳理新知,又能开拓思维,有“铜钟一击,余音袅袅”之功,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课尾 余音 教学高效
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明朝人谢榛《四溟诗话》
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写文章要如此,上语文课也应如此。不仅要有动人心弦的“引子”、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而且须有意味无穷的“终曲”,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效果。
课尾“终曲”,引人深思,要能给学生无穷的回味,做到“余音缭绕”,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这里提到的“那种愉悦”,其实就是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活动,是产生于情感领悟基础上的特殊心灵感应现象。中学生的课堂,不能静若止水,而需要波澜起伏,需要激荡人心,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更具形象性和情感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美的艺术境界,让学生在秦砖汉瓦中找寻中华文化的轨迹,唐诗宋词中汲取古典文化精髓,元曲明清小说中领会历史人物的传奇,从而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知识,接受教育。没有艺术境界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是苍白无力的,无论是描述、抒情还是说理,都需要创设情境,而课堂结尾决不可忽视, 教师在课文教学结束时,不应话讲绝,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广阔天地。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因文、因人而异,给语文课堂教学轻松愉快地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或大笔浓墨地书写一个凝重的感叹号;或意犹未尽地点上一个含蓄的省略号。教师在结课时可以画龙点睛,三言两语,使学生大彻大悟:可以尾首呼应,横向比较,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可引而不发,留下空白一片,任其学生想象;还可借题发挥,让学生的思维触角由书本伸向社会现实,伸向灵魂深处,达到“余韵悠长”的教学效果。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音乐渲染,营造美的余韵
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文章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一种注入了音乐灵性的结束语,能起到水到渠成、营造余韵之用。曲在此而意在彼,能让每一个同学“入戏”,可算得是教学上了高境界了。这里营造余韵便尤其显得重要。播放的乐曲能让学生随其喜而喜,随其悲而悲,随其怒而愤,随其虑而忧……从而进入角色,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矣。有时,音乐还能起到推波助澜、巧留余韵的作用。文言文《愚公移山》够经典的了,在分析“愚公精神”之后,我便把江涛的《愚公移山》引进到课堂中来,如果说歌中的“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是愚公不屈形象的再现,那么结句中的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哪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则是对愚公顽强精神由衷的礼赞。听听那慷慨激昂的旋律,品品这耐人寻味的歌词,心头便会有一种斗志在涌起,有一股激情充溢……而这些正是我们要留给学生的“余韵”。有了这些,文章才会绵长、醇香,令人念念不忘。
二、借助图画,再现美的情境
教学意境的审美特征,容易激起师生对美的不懈追求,诚如高尔基所说:“人们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爱看鲜明的色彩,爱把自己的环境改变得比原来的更好、更美。”我在教学《天净沙·秋思 》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我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学生边讲,我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又引导学生自学,自读几遍,展开想象,自己亲手画一画,可以结合生活实践用自己的经验去丰富形象,表现诗中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悲凉的情感,当然还没画完下课铃声响起了,学生竟然主动要求回家画完,我就投其所好,明日挑好的展览,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三、家庭作业,拓展美的延伸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就毫无意义,要真正精通学业,要保证事业成功,必须亲自参加实践。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当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通事故起诉费咨询.docx
- 律师删除网帖明码标价行为涉嫌违法.docx
- 交通事故有关车损起诉相关法律依据.docx
- 宝宝疫苗接种全攻略一图读懂它!.pdf
- 三星手机GalaxyNoteⅡGT-N7100,GT-N7108如何设置语音报号功能.pdf
- 三星手机GalaxyNoteⅡGT-N7102,SCH-N719如何设置自定义手机铃声.pdf
- 三星手机GalaxyS4GT-I9500、GT-I9508如何设置短信铃声?.pdf
- 三星手机GalaxySⅢSCH-I939D如何自定义短信息铃声.pdf
- 三星手机GT-S7572如何自定义手机铃声.pdf
- 三星手机SamsungGalaxyS4GT-I9500,GT-I9508如何将照片设置为来电大头贴.pdf
- 基于2025年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与云计算融合解决方案报告.docx
- 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产能布局对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报告.docx
- 民办教育机构合规运营与品牌建设教育品牌服务创新模式研究报告.docx
- 跨境电商物流成本优化与供应链管理报告.docx
- 2025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应用神经再生与修复治疗策略研究进展报告.docx
- 绿色建筑在乡村振兴中的新型建筑材料应用研究报告.docx
- 公寓保洁服务服务人员救援知识培训.docx
- 绿色建筑技术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关键技术与应用案例研究.docx
- 202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