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焊接接头组织金相分析
实验一 焊接接头组织金相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与分析焊缝的各种典型结晶形态。
2、掌握低碳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变化。
二、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1、金相砂纸,从180目一1200目 一套
2、平板玻璃 一块
3、低碳钢焊接接头试片
4、金相显微镜 一台
5、抛光机 一台
6、电吹风机 一个
7、 4%硝酸酒精溶液,无水乙醇、脱脂棉 若干
三、实验原理
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各部分经历了不同热循环,因而所得组织各异。组织的不同,导致机械性能的变化。对焊接接头进行金相分析,是对接头机械性能鉴定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焊接热影响区金属组成,焊缝金属的结晶形态与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不仅与焊接热循环有关,也和所用的焊接材料和被焊材料有密切关系。
图1 焊缝金属的交互结晶示意图 图2 Co、 R和G对结晶形态的影响
(一)焊缝凝固时的结晶形态
1、焊缝的交互结晶
熔化焊是通过加热使被焊金属的联接处达到熔化状态,焊缝金属凝固后实现金属的焊接。联接处的母材和焊缝金属具有交互结晶的特征,图1为母材和焊缝金属交互结晶的示意图。由图可见,焊缝金属与联接处母材具有共同的晶粒,即熔池金属的结晶是从熔合区母材的半熔化晶粒上开始向焊缝中心成长的。这种结晶形式称为交互结晶或联生结晶。当晶体最易长大方向与散热最快方向一致时,晶体便优先得到成长,有的晶体由于取向不利于成长,晶粒的成长会被遏止。这就是所谓选择长大,并形成焊缝中的柱状晶。
2、焊缝的结晶形态
根据浓度过冷的结晶理论,合金的结晶形态与溶质的浓度Co、结晶速度(或晶粒长大速度)R和温度梯度G有关。图2为Co、R和G对结晶形态的影响。由图可见,当结晶速度R和温度梯度G不变时,随着金属中溶质浓度的提高,浓度过冷增加,从而使金属的结晶形态由平面晶变为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树枝状晶及等轴晶。
当合金成分一定时,结晶速度越快,浓度过冷越大,结晶形态由平面晶发展到胞状晶、树枝状晶,最后为等轴晶。
当合金成分C。和结晶速度R一定时,随着温度梯度G的升高,浓度过冷将减小,因而结晶形态会由等轴晶变为树技晶,直至平面晶。
随着晶粒的成长,熔池中晶粒界面前的浓度过冷和温度梯度也随着发生变化。因而,熔池全部凝固以后,各处将会出现不同的结晶形态。在焊接熔池的熔化边界上,温度梯度G较大,结晶速度R很小,因此此处的浓度过冷最小,随着焊接熔池的结晶,温度涕度G由熔比边界处直到焊缝中心逐渐变小,熔池的结晶速度却逐渐增大,到焊缝中心处,温度梯度最小,结晶速度最大,故浓度过冷最大。
由上述分析可知,焊缝中结晶形态的变化,由熔合区直到焊缝中心,依次为:平面晶,胞状晶,树枝状晶,等轴晶。
在实际的焊缝金属中,由于被焊金属的成分、板厚、接头形式和熔池的散热条件不同,一般不具有上述的全部结晶形态。当焊缝金属成分不甚复杂时,熔合区将出现平面晶或胞状晶。当焊缝金属中合金元素较多时,熔合区的结晶形态往往是胞状树枝晶(或树枝状晶),焊缝金属中心则为等轴晶。
焊缝的结晶形态除了受被焊金属成分的影响外、还与焊接速度、焊接电流、板厚和接头形式等工艺因素有关。
(二)不易淬火钢焊接热影响区金属的组织变化
不易淬火钢包括低碳钢、16Mn等低合金钢。若以A3碳钢为例,根据其焊接热影响区金属的组织特征,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如图3所示)。
1、熔合区
紧邻焊缝的母材与焊缝交界处的金属称为熔合区或半熔化区。焊接时,该区金属处于局部熔化状态,加热温度在固液相温度区间。在一般熔化焊的情况下,此区仅有2-3个晶粒的宽度,甚至在显微镜下也难以辨认。但是,它对焊接接头的强度、塑性都有很大影响。
2、粗晶区
该区的加热温度范围为1100-1350℃。由于受热温度很高,使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长大现象,冷却后得到晶粒粗大的过热组织,故称为过热区。此区的塑性差,韧性低,硬度高。其组织为粗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在有的情况下,如气焊或导热条件较差时。甚至可获得魏氏体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