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前首富人生轨迹:从一文不名到寡头只用10年.docVIP

俄前首富人生轨迹:从一文不名到寡头只用10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前首富人生轨迹:从一文不名到寡头只用10年

俄前首富人生轨迹:从一文不名到寡头只用10年 ??2011年01月07日13:13??南方人物周刊   俄罗斯前首富“罪上加罪”   霍氏被追加刑罚有双重含义:一是俄罗斯当家人依然是前总统、现总理普京,二是梅氏所谓的立志建立法治国家的愿望是虚幻的   特约撰稿??和静钧   在隆冬霜雾连天的纽约城,帕维尔抱着熟睡在怀里的1岁女儿小戴安娜,站在自家红砖公寓窗前,凝视着雾茫茫的远方。   就在数天前,也就是12月27日,莫斯科一家法院再次落下法槌,以贪污及洗钱罪判他的父亲霍多尔科夫斯基14年徒刑,刑期从2003年被捕入狱时起算,这意味着曾以15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16富、俄罗斯首富的石油大亨有可能一直关押到2017年。同样是这家法院,在2005年曾以洗钱、欺诈、逃税漏税等一系列罪名判处霍多尔科夫斯基8年徒刑。他被关押在西伯利亚中俄边境线附近的一处监狱里。   帕维尔曾在圣诞节前给父亲寄过圣诞贺卡,上面附有小戴安娜的照片。但帕维尔相信,这张贺卡最终没有被霍多尔科夫斯基收到。监狱方从2010年下半年就强化了监管,之前还可以不受太大干扰就能会见记者和接收邮件,之后就越来越难了。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父亲会不会遭遇利特维年科或波利特科夫斯卡娅一样的厄运。”帕维尔对前来采访的《周日电讯报》记者奥斯博尔说道。数年前,流亡在伦敦的利特维年科被传是由俄罗斯特工以放射性物质“下毒”致死,而一直猛烈批评政府的女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则被人枪杀于莫斯科街头。   帕维尔一直在劝说父亲离开俄罗斯。按2005年法庭的判决,霍多尔科夫斯基应该在2011年就可以获释,帕维尔原计划父亲获释后就想办法让他逃离俄罗斯。但父亲对其计划嗤之以鼻,坚称生为俄罗斯人,死也不离开俄罗斯。帕维尔相信,父亲根本不想像其他被打击得“落花流水”般逃离俄罗斯的昔日寡头一样,过一种别列佐夫斯基式的自由流亡生活。   暴富的原罪   霍多尔科夫斯基,全名叫米哈伊·鲍里斯维奇·霍多尔科夫斯基,生于1963年6月26日。由于大儿子帕维尔一年前生下女儿,这个“60后”巨富也就晋升为爷爷辈。霍多尔科夫斯基出生在苏联民众排队领购日常用品的节衣缩食年代,身为工程师的父母除了让他获得良好教育之外,别的地方却帮不上忙。成绩优良的他本以为进入一家重点军工企业当“干部”是十拿九稳的事,现实却对他开了玩笑,他被无情地排斥在外,没人对他解释这是什么原因。他最后知道了问题所在,他父亲有犹太人血统。   改变现状的渴望与对社会不公平的仇恨,在这个年轻人的心中有着沉甸甸的死结,这或许可以解释他成了巨富后燃起的改变社会的政治雄心。在他大学毕业之时刚好碰上了“全民经商”的“下海潮”,共青团也沦为一个年轻人商会,他就顺势成立了一家创新中心社,借助共青团的人脉和社会关系,开始经商做生意。   在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忙于街头卖茶叶蛋的时候,霍多尔科夫斯基却把目光盯在硬通货与信用汇票。苏联时期货币双轨制的旧体制,腾出了一个让聪明人一本万利的创利空间。他开始用紧俏的卢布收购对应市值不足1/9的信用汇票,再把廉价收集到的信用汇票兑换成外汇。这样一圈下来,他开始挣得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苏东剧变后,他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俄罗斯新颁布的企业法允许私人创立私营银行,他开始介入到金融业里。   在那个纷乱的时代,前苏联的顽固派找到他,向他借钱或把钱放在他的银行里,“休克疗法”使陷入剧痛的俄罗斯经济自由派也得靠私营银行向困难中的国营企业和政府融资,他的银行成了庞大的政府资金流的中转站。就是这个中介角色,在通货膨胀高达800%以上的背景下,资金流每在他的银行里多停留一会,就可以让他挣到他意想不到的收益。在政府开始贱卖国营资产时,他果断地提出以“债转股”的方式买下俄罗斯最大的石油企业尤科斯。他只花了3.5亿美元就买下了当时估价7亿美元的国家资产。一年后,当他的石油帝国上市时,市值已达70亿美元。   越界的寡头   从一文不名的共青团员到寡头,他只用了10年。这样的奇迹如在这个社会中有普遍性的话,他的成功也就不足为怪了。但这10年里,俄罗斯的财富迅速集中到7至10个寡头手中,而大部分民众却付出了改革的痛苦代价,寡头们成为大部分民众的眼中钉,被指鲸吞了国家财产。   俄罗斯社科院院士维亚切斯拉夫·格拉济切夫指出,在俄罗斯的政治生态中,存在着一种“赎回模式”的权力游戏。你有钱有权有势,没关系,我来高价赎回,一桩成功的赎回交易往往使权贵者悄然退出舞台,不必生活在被“原罪”惩罚的恐慌中。丘拜斯、盖达尔等人同意下台后,等待的不是牢狱之灾,而是安静赚钱。   霍氏拒绝参与“赎回交易”,拒绝放弃尤科斯,而且还猛烈批评当局要讲法治。他在不健全的法治下获得了庞大的财产,得到之后却要法治,而且还要更多。他开始资助普京的反对派议员和组织,甚至传出他与一个秘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