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兄弟创业 用树叶做翡翠凉粉竟成了名小吃
三兄弟创业 用树叶做翡翠凉粉竟成了名小吃
人们吃的凉粉,大多都是用谷物或薯芋淀粉加工而成的。其中最为常见的,要数用豌豆淀粉制作的凉粉了。但在重庆巫山,杨剑明、杨小明、杨伟三兄弟发明了一种奇特的凉粉,竟是用树叶做成的。然而,也就是这种用树叶做出的凉粉,被人们形象的称为翡翠凉粉,且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
用树叶做成的凉粉
在巫山,有一种开满黄色小花的灌木,植株的大小和叶子的形状有点跟茶叶相似。这种植物当地叫“臭黄荆”,是属于一种无性繁殖的马鞭科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巫山海拔700米以下的溪沟边或者山上。大概是因为当时的凉粉是用洗碗水做的有点臭,或是因为这种植物叫臭黄荆。所以,先人们给做出来的这种凉粉取了个名,叫“臭凉粉”,并且一直叫到现在。
随着巫山旅游的开发,不少游客吃了这种凉粉后,觉得不错,但就是这名字不好听,还认为这个臭字玷污了这么好吃的东西。便有客人根据它碧绿如翠的颜色,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翡翠凉粉。
传统手工操作方法简单
据了解,翡翠凉粉制作,至今沿用的是传统加工甲方,操作非常简单:
首先将“臭黄荆”的叶子采摘来盛于器皿中,稍作清洗后,用烧沸的开水淋在叶子上,再用一个酒杯粗的棍子快速搅拌约5分钟,这些树叶便全都“溶化”成墨绿色的汁液;接着用筲箕过滤掉碎渣,再将过滤出的汁液用纱布过滤一遍,最后用纯草木灰做的卤水点卤,再轻轻地搅拌均匀,最后倒入一个抹了油的铁盘内,待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2个小时,凉粉就做好了。
冷藏好的翡翠凉粉,切成合适的小条,加上黄瓜丝、辣椒丝等,还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拌入调味料,即可食用。
产业得到规模开发
由于该植物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之随着长江两岸库区森林植被的覆盖,这种植物已濒临灭绝。
自2007年开始,杨剑明、杨小明、杨伟三兄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尝到了翡翠凉粉,经打听,该凉粉现产量极少。“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大力发展呢?”身为大哥的杨剑明当时想。由此,他们产生了开发翡翠凉粉的念头。
三兄弟先是上山四处寻找这种野生的植物,再来探索如何培植。经过试验,人工繁殖扦插成功。近四年时间,现在已培植近500亩。他们还成立了巫山县天煜奇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日生产凉粉成品1000公斤左右。且已开发出适合不同人群的麻辣味、酸甜味、薄荷味等多种口味产品,并创新了煮汤和炒食的方法。
从6月1日开始,天煜奇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翡翠凉粉,已入驻重庆盘溪农贸市场。他们将叶子在巫山采摘后,经真空包装,冷藏后直运主城,再进行加工。(来源/巫山信息网)
翡翠凉粉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翡翠凉粉经过巫山县天煜奇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不断开发,并在巫山县龙井乡建有原料生产基地。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产品终于走进了重庆主城区高档餐馆,进入了陶然居等大餐馆的主菜单。今年6月13日,由商务部与重庆市政府联合组织全国知名小吃竞赛,来自全国的130多家参赛单位云集解放碑,经过现场群众和美食专家评比后,翡翠凉粉以第一名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