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已解锁-pc_rtems
建立 RTEMS 的 PC 开发环境
Neil Wong
为了在普通的电脑上可以进行必要的 RTEMS 的实验和软件移植工作,现将
我自己对 RTEMS 在 PC 平台上的建立步骤及心得体会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目标平台选择X86 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选择 Red Hat 9.0 。
本文尽量保证对实现步骤进行详细描述,如有错漏,也欢迎大家来共同指正。
本文包含的主要内容:
简介 RTEMS 主要性能
建立 RTEMS 交叉编译环境
建立 RTEMS 测试平台
建立 RTEMS GUI 平台
建立 RTEMS 文件系统
建立 RTEMS 简单 Shell
研究 RTEMS 内核及驱动
增加 RTEMS Second IDE 支持
建立 RTEMS 自动 Mount 函数
建立 RTEMS 日志系统
本文参考的主要站点:
/
/ml/rtems-users/
(1/63)
简介 RTEMS 主要性能
RTEMS 是前美国军方研制的嵌入式系统,支持多处理器和 Real Time 操作,
并且其实时性能很好,曾经被美国国防部用来控制导弹等精密设备。而现在其已
属于开源项目,其并不需要类似 Windows CE 、QNX 、μcLinux 等系统一样需要
考虑版税问题;而且,也并不需要类似 Linux 等系统一样遵守 GNU 规范,也即
并不需要将自己修改的源代码公开,因此非常适合商业应用,目前主要是由OAR
Corporation 来改进和维护。RTEMS 在全球也已经有很多用户在使用,其中包括
著名的 Motorola 、朗讯等公司。
以下为其主要性能列表:
Standards Compliant
• POSIX 1003.1b API including threads
• RTEID/ORKID based Classic API (similar to pSOS+)
• TCP/IP including BSD Sockets
• uITRON 3.0 API
• GNU Toolset Supports Multiple Language Standards
o ISO/ANSI C
o ISO/ANSI C++ including 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
o Ada95 with GNAT/RTEMS
Basic Kernel Features
• Multitasking capabilities
•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Event-driven, priority-based pre-emptive scheduling
• Optional rate-monotonic scheduling
• Intertask communic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 Priority inheritance
• Responsive interrupt management
• Dynamic memory allocation
• High level of user configurability
• Portable to many target environments
(2/63)
Networking
• High performance port of FreeBSD TCP/IP stac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