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乌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绍兴三乌文化

绍兴三乌文化   “绍兴三乌”又称为“三乌文化”,它是极富绍兴地方特色的产物,具体是指乌干菜,乌毡帽以及乌蓬船。 ??乌干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三乌”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乌干菜。乌干菜又称霉干菜,它色泽乌黑,滋味爽口。特别在厦天,用开水一冲作汤,又香又解渴。关于它,还有一道闻名遐迩的名菜叫“干菜毗肉”,一般用上好的五花猪肉经酱油、味精、白糖等调匀后与干菜一层一层混放在碗盆之中去蒸。出锅时,浓香扑鼻,肉烂菜酥,入嘴时,糯而不腻,极具风味。我们的周总理生前对这道菜情有独钟,曾多次招待外宾时吃这道菜。在农村中,家中来了贵客,主人也喜欢用它来作主菜。?? ? 绍兴毡帽及其传说 绍兴城乡间,特别是广大农村,一般男子头上,都戴着一顶乌毡帽。即使在异乡,你只凭他头上所戴的毡帽,便能判断出他十之八九是绍兴人。   鲁迅在不少作品中写到绍兴的毡帽。《故乡》中描写闰土的形象时,写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阿Q正传》中说:“阿Q正没有现钱,便用一顶毡帽做抵押……”?   毡帽简直成了绍兴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了。  毡帽,色黑,顶圆,有卷边,所以又称为乌毡帽,是绍兴特产。它有保暖御寒、避雨遮阳、防止外伤等多种用途;甚至工间休息时,拿它当坐垫,用后轻轻拍打一下,就洁净如故;买了菱角之类,把它当作篮子来盛放。难怪绍兴农民和百作师傅(木工、竹作、石匠、船老大、渔民、酒头工、锡箔师傅……)都喜欢戴它。   现在,绍兴毡帽因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前往绍兴旅游、访问的港澳同胞、归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喜爱,许多人都要买一顶带回去,或者戴上它摄影,作为访问鲁迅故乡的纪念。   提起毡帽的来历,绍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古时会稽山下有几个猎人,上山打伤了一只斑额大虎。老虎带伤逃入深山,待猎人追到虎穴时,见老虎已奄奄一息,便上前杀死了它。抬虎时,猎人们意外地发现虎穴里有一块呈锅底形的“毡毯”,既坚实,又松软。原来,老虎把羊、猪等牲畜拖到虎穴里吃掉后,那剩余下来的羊毛、猪毛垫在窝里,经长年积聚、压磨,形成了“毡毯”。猎人们十分好奇,便把它拿回家洗净晒干,改制成帽子,戴上一,觉得它竟比其他帽子都暖和。聪明的制帽工匠从中得到启迪,便加以仿制和改革,绍兴毡帽就这样问世了。解放前,绍兴的一般店铺都供奉财神,唯独毡帽店悬挂一幅老虎的图形,大概也是出于上述的缘由吧。 绍兴毡帽的生产过程颇为复杂,前后有三十几道工序,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工艺都比较讲究 ??水乡扁舟----乌篷船 ????? 八百年前,陆游在山阴,写到他功名不能成就,隐居家乡的闲逸生活的情怀时的一首诗中说:“轻舟八心,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这“轻舟八心,低篷三扇”,指的就是乌篷船。   作为水乡绍的独特的交通工具---乌篷船,可恶说已古今闻名。这种小船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它的动力是靠脚躅(绍兴人读为suo音)桨,船的航向是用手划桨(或夹在腋下当舵使用)来控制的。船行进时,船工脚手并用,船体轻盈地飘逸在水面上,背景是水乡泽国的自然景色,“占断萍洲烟雨”勾勒了这唯独绍兴才具有的画面。古人又云:“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这乌篷船真是名副其实的“一叶扁舟”了。由于船身窄、船篷低,乘船的人坐在舱席上稳妥而舒适,甚至还可将手搁在船舷上,用手掌拍打水面,作“鸭子戏水”状,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不少人以为凡脚划船就是乌篷船,其实并不尽然。绍兴还有一种大乌篷船,船身上雕刻着花纹、图案,船头上雕刻着似虎头形象的动物“蠲”,它的形象似在微笑,颇为滑稽。民间传说,古越本是泽国,在塘闸未建之前,河湖与海直接相连,“蠲”居海内,性嗜龙,龙见而避之,所以船民就把的形象雕刻在船头上,使龙不敢作崇,行船可获安全。这种乌篷船的船身较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舱宽可以置放桌椅,供游人打牌、饮宴。船尾至少备有两支橹,航速较快。《阿Q正传》中描绘举人老爷从城里装载着家财到未庄赵府避难所用的船就是这种大乌篷船。   还有一种名叫“三明瓦”的大船,即在船的两扇定篷之间装一扇半圆形的遮阳篷,三扇篷的木格子上,嵌着一片片一寸见方的薄蛎壳片,既避雨,又透光。鲁迅小时候就是坐这种有“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到东关去看五猖会的。鲁迅笔下还提到“文人的酒船”,这酒船俗名“梭飞”,船的艄舱有厨灶,备有茶酒肴馔,供船客享用。这些大乌篷船从前是为少数官宦、富商作客、游览、扫墓、迎亲、看戏时用的。现在,游览绍兴的人,为了饱览大自然的景色、体会水乡风味,往往乘坐乌篷船随波荡漾于河湖水面之上,至于在绍兴名胜东湖,仰视千仞石壁,穿行于水潭石洞之中,坐乌篷船则是最理想的。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