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第3单元第11课古诗鉴赏三技之三把握情感.ppt

20172018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第3单元第11课古诗鉴赏三技之三把握情感.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第3单元第11课古诗鉴赏三技之三把握情感

预读先学 ——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①将进酒( ) ②金樽( ) ③岑夫子( ) ④馔玉( ) ⑤恣欢谑( ) ⑥沽取( ) ⑦千金裘( ) ⑧烹羊( ) ⑨宕逸( ) 一、音正形准 语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qiāng zūn cén zhuàn zì xuè gū qiú pēng dàng ① 材(  ) 才(  ) ② 烹(  ) 享(  ) 2.辨形组词 ③ 馔(  ) 撰(  ) ④ 恣(  ) 姿(  ) 才华 享受 撰写 恣情 姿态 馔玉 材料 烹饪 1.解释下列加颜色的词语 二、词语积累 ①将进酒:__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 ③烹羊宰牛且为乐:____ ④请君为我倾耳听:______ ⑤钟鼓馔玉:____ ⑥径须沽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斗酒十千恣欢谑:____________ 请 应当 暂且 替,给 吃喝 径,即、就;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放纵、无拘束 课文名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4.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三、名言警句 一、作者简介 文本常识积累 李白,详见《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背景展示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太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宴饮(《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诗人感情发展分为几个层次?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整体把握 答案 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开头四句用比兴手法,表现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在他看来,朋友聚会同样为人生快事,并相信自己必会有所作为;“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主人”句至末尾写狂放之情,这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体现。 1.诗人在诗的开头用两组排比长句写黄河之水和高堂明镜有什么作用? 要点突破 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写“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的事情,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从空间和时间上感慨岁月易逝、人生短暂。这两句诗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悲伤至极,感慨强烈,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答案 2.怎样看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答案 从表面上看,诗人认为应该尽情欢乐,生命才没有遗憾。而行乐必须有酒。该句中的“金樽”“对月”虽然没有直接写酒,却将饮酒诗意化。虽然没有写如何痛饮,但“莫使金樽空对月”中的双重否定词“莫”“空”却使诗意更浓。结合全诗来看,诗人似乎主张及时行乐,但这并不代表诗人主张沉沦,因为他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与自信。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认为这两句诗流传的原因何在? 答案 诗人用乐观自信的口吻肯定人生的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必有用”简直是人生价值的宣言,而诗中的“我”是须大写的:貌似消极的现象中深藏着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人生真谛。正是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气,才应该为美好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因为“千金散尽还复来”! 延伸探究 诗中“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观点也深受后人的赞赏,你怎样看待诗人的这种观点? 答案 这两句诗表达了李白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愤慨之情。世人之所重,李白之所轻,诗人在这里对圣贤表示了大不恭。他认为自古以来的圣贤都已变得默默无闻,非常寂寞,因为他们生受尊荣,死受冷落;只有善于饮酒写诗的人,死后才能留下盛名。诗人的愤懑情绪升华到如此程度,说明了他的叛逆精神和反抗情绪十分强烈,这是封建社会对人才压抑的结果。情发于衷,满纸不平;一语千钧,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