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一-.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一-

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一) 廖稼轩 作者声明: 《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是一篇以野外生存为主题,介绍南京地区野外求生食物的科普类游记。文中谈及南京地区多种动植物和菌类,并适当介绍了南京和作者家乡新余的一些人土风情。喜欢户外极限运动的读者在采集本文所提及的野外食物前,请您务必查阅相关的权威资料,熟知它们准确无误的鉴别方法。特别在对待有争议的野外食物时,如陆英浆果、蛇莓、商陆嫩叶、白英浆果、虎耳草、泽漆和格纹鹅膏等,望读者谨慎待之,切勿盲目信从。任何与此游记有关系的野外食物中毒,使用天然植物投毒和盗猎珍稀物种等行为,由当事人全权负责,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本人不是研究生物的专业学者,在一些生物介绍上难免有所出错,贵望读者朋友指正。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出使东吴,游说孙刘联盟抗击曹魏时,曾驻马高处,观阅建邺全景,不禁兴叹道:“钟阜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太平御览》引张勃《吴录》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揉之有臭气《素问上古天真论》阶段性发育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五代胡峤所著《陷虏记》,porphyrin音译,porphyrin源于希腊语写过一篇短文,就月夜菌和野生平菇的识别做过详细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短文《几只菌类引发的讨论》。在野外面对真菌,需严谨对待,马虎不得,可不能轻易便宜了撒旦。 野生平菇 小水洼处生长着两簇龙须草,编制草绳的好材料。说真的,书籍有时候并不实用,很多朋友可能知道剑兰可制作绳索(关于野外生存的书籍多为欧美人士编写,剑兰在他们当地有野生物种,中国野外却很少见),但不识构树、苎麻和苘麻等为何物,甚至未结桑葚的桑树在眼前也不认识。我刚才提到的这些都是中国本土植物,他们的茎皮富含线状纤维,是制作绳索的优质材料。至于干燥的稻草和麦秆就更不用说了。眼前的龙须草让我想起孩提时期过端午,为大人割回来艾草和菖蒲后,常常能收到煮熟的鸡蛋作奖赏。在被吃之前,鸡蛋需要参与一项冒险刺激的游戏——过关斩将,一碰到底!挺到最后不破的鸡蛋将授予“铁头将军”的称号,装在女同伴们用龙须草编制的网兜里,挂在胸前受全村的小伙伴膜拜好几天。碰蛋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小蛋磕大蛋有优势;大头碰小头吃亏;守比攻更不易碎……有个小游戏读者可以试一试,找个完好的鸡蛋,生的也可以。用你的食指和大拇指分别捏住鸡蛋的小头和大头,是捏,不要掐。然后尽力捏碎它吧,让你体会一下看似脆弱的鸡蛋异常强硬的一面。 龙须草 应该是一株海州常山(大青属),从叶子撕碎后的气味和核果判断,错不了。江西老家有另一种大青,气味十分相似。我的天,想忘记它老人家都难,小时候我都恨死猪啦,天天给家里的猪群打短工,为它们割草料。快乐的童年中一段悲惨的小插曲——菜地里拔繁缕,荒地里割飞蓬(新余人称呼苏门白酒草为飞蓬),水塘边割辣蓼,山林中撸大青。大青在家乡话里叫大蒜叶,它奇臭无比,猪竟然能吃下这个,不愧为猪。我讨厌猪,甚至对猪肉都有些抵触,特别是肥肉。这是我至今长得形销骨立,170cm的汉子体重不到120斤的重要原因之一。 海州常山 青桐幼株 怎么可能呢,青桐?冬天还不掉叶?是的,的确是青桐,青绿色的笔直枝干,掌状浅裂的叶子。所有的树干青翠欲滴,不论大小粗细,只要它还活着,这样的形态特征在木本植物里并不多见,青桐,真可谓树如其名。它还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可惜今日已被悬铃木所盗用——梧桐。唐代白居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 《南京钟山野外徒步游记》 作者:廖稼轩 20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