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形态构造和功能 细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核生物形态构造和功能 细菌

微生物类群概述 细菌的染色 3、拟核(或核质体、核区) 由大型环状双链DNA纤丝不规则地折叠或缠绕而构成的无核膜、核仁的区域。 细菌DNA:长度一般为1~3mm 例:大肠杆菌的DNA长约1mm。 生长迅速的细菌在核分裂之后细胞往往来不及分裂,所以细胞中常有2~4个核,而生长缓慢的细菌细胞中一般只有1~2个核。 功能:负载遗传信息。 拟核 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分子量约为2~100 × 106 D.携带1~100个基因, 一个菌细胞可有一至数个质粒。 质粒的特点: 可自我复制,稳定遗传。对生存不是必 要的。复制与染色体分开,但同步进行。 不同质粒携带不同遗传信息。 无质粒细菌可通过接合、转化、转导等 方式获得,不能自发产生。 例:细菌抗药性因子、大肠杆菌F因子。 质粒应用:基因工程,体外重组。 4、核糖体: 是分散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结构,由核糖体核酸 (占60%)和蛋白质(占40%)组成。 细菌的核糖体 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大亚基和 30S小亚基构成。 功能: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机构。 5、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功能: 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酶系,是营养物质合成、转化、代谢的场所。 细胞质:是在细胞膜内除核区以外的细胞物质。细胞质是无色、透明、粘稠状物质。主要成分为水,蛋白质,核酸,脂类、少量糖和无机盐。 内含物: ①气泡:由蛋白质膜构成的充满气体的泡状物。有些细菌 细胞质中含有几个或多个气泡。 气泡的功能: 调节细胞比重,以使其漂浮在合适的水层中。 气泡吸收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可供代谢需要。 例:许多光合细菌和水生细菌、盐杆菌常含有气泡。 ②颗粒状内含物: 细菌细胞质中含有各种颗粒状内含物,它们大多数为细 胞贮藏物,颗粒状内含物的多少因细菌的种类、菌龄及培 养条件不同而改变。 主要有:异染粒、聚β-羟丁酸、肝糖粒、淀粉粒、脂肪粒、硫粒和液泡等等。 异染粒: 异染粒大小为0.5~1μm ,是多聚偏磷酸盐的聚合物,分 子呈线状。对某些染料有特殊反应,产生与所用染料不同 的颜色,因此得名异染颗粒。 功能:贮存磷元素和能量,降低渗透压。 聚β- 羟丁酸颗粒是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常含有的碳源类储藏物。PHB不溶于水,易被脂溶性染料(如苏丹黑)着色。 功能:贮存碳源、能源和降低渗透压。 许多好氧菌和光合厌氧菌都含有聚β-羟丁酸颗粒。 聚β- 羟丁酸颗粒(PHB) 硫粒 形成: 是硫元素的贮藏体。 取决于环境硫化物含量,当环境中S含量高时,在体内积累;当 缺S时,氧化成硫酸被菌利用。 功能: a. 好氧硫细菌的能源 b. 厌氧硫细菌的电子供体 肝糖粒和淀粉粒:都是α-1,4或α-1,6糖苷键的葡萄糖聚合物。这些贮藏物通常较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内,颗粒较小。 若这类贮藏物大量存在时,用碘使对其染色,肝糖粒能被碘 液染成红色,淀粉粒被碘成蓝色。 脂肪粒:脂肪粒的折光性较强,它可被脂溶性染料染色;细 胞生长旺盛时,脂肪粒增多,细胞遭破坏后,脂肪粒可游离 出来。 液泡:许多活细菌细胞内有液泡,液泡主要成分是水和可溶 性盐类,被一层脂蛋白的膜包围。可用中性红染色使之显现 出来。液泡具有调节渗透压的功能,还可与细胞质进行物质 交换。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 1 糖被 层次厚(大荚膜) 在壁上有固定层次 层次薄:微荚膜 包裹在单个细胞上 松散,未固定在壁上:粘液层 包裹在细胞群上:菌胶团 糖 被 糖被的功能 大量极性基团可保护菌体免受干旱损伤;可防止噬菌体 的吸附和裂解;一些动物致病菌的荚膜可保护它们免受宿 主白细胞的吞噬; 贮藏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 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以保护细菌免受重金属 离子的毒害; 表面附着作用; 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堆积代谢废物。 鞭毛的着生方式: 周生 2 鞭毛 鞭毛的化学组成:主要由鞭毛蛋白构成,还含有少量的多糖、脂类和核酸等。 鞭毛起源于细胞质膜内侧的基粒。 细胞质区内有一个颗粒状小体,此小体为基粒,鞭毛自 基粒长出穿过细胞壁延伸到细胞外部。 鞭毛的结构: 鞭毛丝 鞭毛 鞭毛钩 基体 注意:G+细菌和G-细菌鞭毛的区别 鞭毛的观察: 电镜 特殊鞭毛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半固体穿刺培养 从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判断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