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范一游.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师范一游

一师范一游 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坐落在长沙市城南妙高峰下,西邻滔滔湘水,与岳麓山隔江相望,风景优美,房舍壮观。校舍建筑注重典雅,古朴舒适,宁静别致,是一所集东方文化内涵和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落。学校于197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作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开放。2000年被评为“市民最喜欢的旅游区”。 第一师范前身,是南宋创办的城南学院,1903年创立湖南师范馆,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毛泽东青年在第一师范工作学习、从事革命活动长达8年之久。毛泽东曾夸赞“一师是个好学校”,并于1950年12月为母校题写“第一师范”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中国现代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如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时、李维汉、萧三等曾在此学习;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等曾在此任教。目前,学校扩建了青年毛泽东纪念馆,展览面积达800平方米,学校现在还存在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革命活动纪念地14处。 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作为能给人以深刻思想教育和艺术熏陶的人文珍品,其环境优雅,建筑独特,史料丰富,文化内涵深刻,纪念地弥足珍贵,是目前长沙市最大宣传青年毛泽东光辉业绩的专题性纪念馆。 这次我们是周末中午去的第一师范,顶着烈日,但是当我们迈进第一师范的校园后,我们感到一阵清凉,优雅的校园环境以及其古老又庄重的建筑群落,加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其在近代史革命中的重大作用,让我们不得不对这样一座古老的学院肃然起敬。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大礼堂,想起在恰同学少年中那校长在礼堂中央慷慨激昂的讲话,想到刘俊卿的父亲作为一个后勤工人都知道是非,都知道帮助校长逃离反动军得追赶,最后被杀,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文化圣地,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都受到感染。想到我们今天不需要在各种动乱中求学,也不需要去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只需要我们老实地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就可。 我们穿过大礼堂,漫步在校园之中,想到当年一群有梦想的青年在这儿慷慨激昂地谈论着救国之道,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想到我们现在校园里已经没有了这样的画面,有的只有男男女女谈情说爱,有的只有利益的争夺,相比之下,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我不想在过多的评论…… 我们在回味中来到了铜像广场,这里有毛泽东青年时的铜像,那昂扬向前的身躯,似乎在指引着我们努力奋斗向前。火炬楼依然在那里耸立,只是没有了当年的人。君子亭依昔,只是没有了当年的活力,只是一个人默默得伫立,静静地见证着,这是怎样的一副画面啊! 我们顺着路盲目地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水井,长满青苔的地面印证着他的古老和孤寂,在某个角落,独自回味着,回味着当年和毛泽东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想着当年一起奋斗的日子,是那么的没好,只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年那人的陪伴。看着那些匆匆路过的游客,只能叹息,只能回忆。 作为游客的我们又匆匆得路过,没留下什么东西。不对,貌似留下了一些东西,欢声笑语以及不屑,这值得吗??或许,这真的不值得,因为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这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悲哀吧!水井,独自沉默,独自回忆,独自期待,期待自己的…… 或许就是这样吧,每一件事物都有他发光发热的时期,时间过了,就只能独自回忆以前的那些属于自己的辉煌,属于自己的点点滴滴。就正如第八班教室和第八班寝室,没有人回去在意他,因为他貌似没有做出过什么贡献,但是他自己自豪,因为自己曾陪伴过他走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自己现在仍为那些日日夜夜自豪,只是先在被封锁在这个角落,与世间隔绝,使自己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留下的只有回忆,没有未来,没有人陪伴,有的只是那昏暗的灯光,这是怎样凄凉的一幕啊…… 然后我们寻着来到了自习室和阅报室,看着那些陈旧的桌椅和破旧的报纸,看着那报纸上的笔迹,仿佛又想到毛泽东当年在昏暗的灯光下拿着笔独自阅览着,当时陪伴着他的还有这报纸,可是现在呢?又有谁会陪着着残缺的报纸,可惜,没有,或许有,就是那冰冷的橱窗和空旷的展览厅,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不知道,或许可以拉一批人去旅游,但这是他所期待的吗?不清楚,或许这就是他的宿命吧!静静地躺着,回忆着当年被人捧在手心的感觉…… 最后我们来到了青年毛泽东纪念馆,这里有一些关于毛泽东的书籍,以及一些当年的物品及图像,看着那些黑白照片以及破旧的物品,这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又能从中的到什么呢?文物?无价之宝?或许吧,也或者不是,但他们就那样静静地躺着,等待着我们去思考他们。 观赏完了一师范,我们坐在大礼堂休息。偌大的大礼堂,主席台上挂着关于音乐会的巨幅海报,下面就只有几个人在谈笑风生。想着当年,毛泽东他们在这儿谈论的是学术,是救国之道,想着当年,他是否在这儿发动学生去猴子石缴枪。1917年11月18日,原集结株洲、湘潭的北洋败兵向长沙溃退,一场兵祸即将来临,市民惶恐不安,学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