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南一书局.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南一书局

第一章 世界糧食問題的形成與解決策略 第一節 世界糧食問題的形成 第二節 世界糧食問題的解決策略 第一節 世界糧食問題的形成 一、地球能養活多少人? 二、哪些地方面臨飢餓的問題? 三、世界糧食問題形成的原因 地球可以養活多少人? 環境負載力:一地能供應多少人口需要的糧食,並能容納多少人口所排出的廢棄物程度。 人口成長和環境負載力的關係: (一)成長型 (二)穩定型 (三)波動型 (四)衰退型 成長型 表示環境負載力與人口成長並行成長。人類社會因農業科技的使用,提高糧食作物產量,使地球可以持續養活更多人口。 穩定型 表示人口成長在低於環境負載力的範圍下逐漸趨於穩定。我們可以在不受外界侵擾的部落社會中,找到類似的情況,例如:中國貴州占里。 波動型 人口因超過環境的負荷,而出現來回的波動。戰爭以及戰爭所引起的饑荒,都是抑制人口成長,以維持生態平衡的一種表現。例如:1990年帶初期,非洲境內爆發數起血腥內戰。 衰退型 當環境的負擔變得過高,會造成人口數目遽減,甚至集體滅亡,而環境的負載力也會跟著衰退。例如:南美洲智利的復活節島。 生態赤字 現代社會強調技術與貿易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使人類的消費欲望無限制的擴張,造成已開發國家的生態赤字(ecological deficit)。 各國生態赤字比較表(2003) 生態足跡 生態足跡 (ecological footprint):一地人口實際的糧食、森林產品、畜牧產品、建築土地等各種財貨或服務的消費,轉換為所需的生態生產土地面積,維持該族群現階段資源消費及廢棄物處理所需的土地。 生態足跡愈大,表示該地區人口所挪用的土地愈多。 生態足跡與發展關係圖 生態足跡與生活水準成正比,通常富有國家每人實際消費所必需的生態生產面積,比貧窮國家的人消耗更多 。 生態足跡『債務國』與『債權國』空間分布圖(2003) 臺灣的生態足跡 哪些地方面臨飢餓的問題? 從糧食供應的角度來看,目前全球糧食的生產量,尚足以養活65億人口。換言之,目前地球的總人口數似乎還未超過地球所能負載的最高極限。但事實上,近幾年來平均每年仍有約2,000萬人死於飢餓與營養不良。 世界及開發中國家的人口及糧食生產(1961~2030) 比較兩個34年期的糧食生產與人口數量,糧食增產率仍高於人口成長的速度。但未來糧食的增長率會下滑,尤其是開發中國家肉類產品的生產率,預估會逐年下降。 全球飢餓地圖(2003) 非洲、東南亞、南亞,以及中南美洲等地區,是全球營養不良人口分布比例相對較高的區域,其中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情形最為嚴重。 高度發展地區的營養問題 世界的飽食帶:高度發展的地區,如北美、西歐,平均每人熱量攝取均超過3,000大卡,約為正常值的130%。 飽食帶特徵: 1.糧食充裕。 2.人民購買力高 3.食物供應質優量多且多元,居民常因營養過剩,而有肥胖等健康問題。 開發中國家的營養問題 世界的飢餓帶:開發中國家(如非洲等地)的平均每人熱量攝取均低於2,000大卡,只有正常值的90%。 飢餓帶特徵: 1.糧食不足。 2.人民所得低。 3.食物供應來源單一,居民常因營養不良,影響生長及發育,嚴重者更造成死亡。 4.社會動盪不安,其中尤以非洲的撒赫爾地區與中部非洲最為嚴重。 世界各地營養不良兒童數比較 熱量攝取量及熱量需求滿足百分比(2004) 各國每人每日平均熱量攝取量圖(2004) 世界糧食問題形成的原因 (一)糧食生產力區域不均 (二)糧食消耗量日增,但增產困難 (三)糧食自由貿易擴張、深化開發中國家自給問題 全球糧食生產與人口的區域組合(2003) 全球食物生產指數圖 綠色革命的影響 開發中國家的糧食作物收成量有大幅成長,這些成果歸因於綠色革命。但成果卻被急遽成長的人口給抵銷。 綠色革命推展的成效,並非到處一樣。以亞洲、中美洲推展最成功,而非洲較差。 綠色革命不僅極化了開發中國家的貧富差距,更加速地球不可更新資源的消耗。 全球穀物產量分布(2007) 食物消耗增加的原因 人口成長 消費型態:開發中國家對肉品的需求增加。 食物浪費:國家收入增加的同時,人們浪費食物的量也會連帶增多。 糧食增產困難的原因 隨著世界人口的暴增,人類無限制地開墾耕地、濫用牧地,終致生態嚴重失衡。 環境的惡化使環境負載力降低,加以全球暖化帶來自然災害增多,還有土質惡化、水源稀少與喪失生物多樣性等問題,讓各地農業都減產。 世界沙漠化分布圖 開發中國家的穀物輸入 開發中國家糧食貿易的問題 開發中國家將大量土地用來栽培更多的經濟作物以俾能出口,但卻導致糧食自給能力低,若又逢國際貿易糧價的飆漲,窮人通常無力購買高價的進口糧食,因而導致區域性飢餓與營養不良的問題。 窮人的需求被忽視 從世界市場的貿易原則來看,哪些食物被生產,取決於市場需求及利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