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林、嫩林铁路冻土病害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牙林、嫩林铁路冻土病害分析

牙林铁路冻土病害分析 概述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边缘和黑龙江西北部(见图1),海拔高度一般在500~1300m左右,相对高差在河谷地带为100~150m,分水岭地段300~500m。东坡陡峭,山坡地深切,河谷发育;西坡为平缓的山地丘陵。牙林线所经地区,基本是沿大兴安岭西坡延伸,部分线路右侧为平缓的小规模冲积扇。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漫长,负温期持续七个月,夏季短暂。年平均气温-0.8~-5.8℃,最高气温约36℃,北部极端最低气温达-52.3℃(漠河),年降水量为400~500mm,平均年蒸发量为820mm,最大季节冻结深度2.8~3m。根河近30年来该区气温明显升高,年平均气温增加了1.6℃。漠河根据1959~1991年资料,近30多年来多年年平均气温增高了1.6℃。 地质特征 2.1大兴安岭地区冻土工程地质区划原则 2.1.1 一级分区: 大小兴安岭地区的多年冻土平面分布上属于高纬度多年冻土。《东北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分区图》将大兴安岭冻土分为四个冻土区:Ⅰ、Ⅱ、Ⅲ、Ⅳ,即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岛状多年冻土区、季节冻土区(见表1)。从剖面构造看,多年冻土可分为衔接多年冻土和不衔接多年冻土两种。大兴安岭地区多为衔接多年冻土。 表1 冻土分区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地温℃ 连续程度(%) 多年冻土厚度m 地温年变化深度m 范围 Ⅰ -5 -3.5~-1.0 70%~80%大片连续 100~50 12~16 大兴安岭西北坡的北部。西北边以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为界,西南从莫尔道嘎、得尔布尔、向南至根河,东边顺大兴安岭向东至呼中(宏图),向北转至樟岭、黑龙江边漠河。该区气候属寒温带, Ⅱ -5~-3 -1.5~-0.5 50%~60%岛状融区 50~20 13~15 该区为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与岛状冻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北部与Ⅰ类冻土区街接,东南部以乌尔其汗、克一河、海拉驿、十八站一线为界,西南部以三河、拉布达林为界。 Ⅲ -3~0 -1.0~0 10%~30%岛状冻土 20~5 14~16 大兴安岭西坡丘陵岛状冻土亚区:位于三河以南乌尔其汗以西、海拉尔以北地区,多年冻土分布于山间谷地、河漫滩、阶地及阴坡植被覆盖地带, 2.1.2 二级分区: 按多年冻土地温的稳定状态可分为四种类型: 稳定型多年冻土(Tcp-2.0)、 基本稳定型多年冻土(-1.0Tcp-2.0)、不稳定型多年冻土(-0.5Tcp-1.0)、极不稳定型多年冻土(-0.5Tcp)。 2.1.3 三级分区: 按含冰程度分为:含土冰层(H)、饱冰冻土(B)、富冰冻土(F)、多冰冻土(D)、少冰冻土(S)。 2.2 牙林铁路沿线冻土工程地质分区 按上述分区方法,牙林铁路沿线冻土按以下几个段落划分为: 牙克石—乌尔其汗段,属丘陵岛状多年冻土区;乌尔其汗—根河段,属岛状融区多年冻土区;根河—满归段,属连续多年冻土区。 (1)牙克石至乌尔其汗段 该段多年冻土呈零星状分布,线路离开牙克石站区穿过免渡河地段没有多年冻土的存在,地下水丰富,终年不冻结。K17+000开始在路基下见有多年冻土,上限在1.5m左右。在海拉尔河一级阶地上,K24+000处线路两侧为沼泽湿地,遍布塔头草及积水坑,在地下2m见冻土上限,多年冻土的分布呈零星、分散状态,连续性很差,多年冻土的上限时深时浅,变化很大。愈靠近河床,多年冻土愈不发育,受河流及地下水控制比较显著。 (2)乌尔其汗至根河段 除靠近海拉尔河床的地段外,其它地段皆存在多年冻土,但延续较短呈断续状分布。大多数位于线路两侧呈沼泽湿地,塔头草发育的地段,多年冻土的上限不稳定。 线路处于库都尔河阶地上的73.00~75.60km地段,路基下为粘土、亚粘土的地段多年冻土就比较发育,西五旗站附近的80~81km地段处于坡积物发育的间隙性河流沟口中,该处的地貌、地质条件有利于多年冻土的存在。岩山站附近的91~112km线路基本上是远离河床沿着山麓行进,线路走向与地形坡向垂直,线路右侧多为长满喜水植物的沼泽湿地或积水坑,在这一段上多年冻土的热融下沉现象明显。 岭南、岭顶、岭北区段地势高、坡度大,大部分为基岩出露地段。在岭顶隧道线路伸展在海拔1010m高的地势上,无疑在坡积物堆积的地方,离地表不深的地下水即处于常年冻结状态。 (3)根河至满归段 此段多年冻土比较发育,满归观测站资料表明,这里多年冻土上限在2.4m左右,年平均地温为-1.1℃。 2.3 试点工程的冻土类型和工程地质特征 2.3.1 根河至潮原段 (1) 冻土类型和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钻探及测温资料,根河至潮原段主要为连续多年冻土。其中K268+433、K272+263桥址附近、查巴拉其沟中桥K271+900~K272+400,多年冻土已退化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