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通信汇总
Ps:按老师画的总结的,有错的就自己改一下吧,另外还是要有书的
第一章 概论
移动通信是指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之间的通信。
1.1移动通信的0222主要特点
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移动通信设备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3)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6)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半双工
8)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单向传输只用于无线电寻呼系统,双向传输有单工、双工和半双工三种工作方式
单工通信: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有时亦称全双工通信
频分双工(FDD) 时分双工(TDD)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化的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更多新功能、提供更高数据传输能力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1)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2)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3)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4)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6)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移动通信系统分为基于话音的网络(:无绳、蜂窝)和基于数据的网络(:宽带LAN、移动数据) P5 图
1.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无线电寻呼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分组无线网
无线电寻呼系统是一种单向通信系统
频率再用(同频复用):把若干相邻的小区按一定的数目划分成区群,并把可供使用的无线频道分成若干个频率组,区群内各小区均使用不同的频率组,而任一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在其它区群相应的小区中还可以再用
小区分裂:当新小区所支持的用户数又达到饱和时,还可以将这些小区进一步分裂,以适应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
区群中所含小区数目不能小于某种值(在模拟蜂窝网中不小于7,在数字蜂窝网中可小到4或3)
MSC是移动通信网和公共电话交换网的接口单元,既保证网中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又保证移动用户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越区切换: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相邻的小区时,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接续链路必须从它离开的小区转换到正在进入的小区,这一过程称为越区切换。
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包括CT-2、DECT、PHS、PACS。以PHS技术为基础的“小灵通”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绳电话是一种以有线电话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也可以说它是有线电话网的无限延伸。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调度系统的专用通信网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基本技术是频率共用技术。其主要做法:P11
集群系统的用途和特点 P11
集群系统的控制方式:专用控制信道的集中控制方式、随路信令的分布控制方式
按通信占用频道的方式,集群系统可分为消息集群、传输集群、准传输集群
在GSM系统中,分组模式成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1.4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P20)
数字调制技术的主要要求:已调信号的频谱窄和带外衰减快、易于采用相干或非相干解调、抗噪声和抗干扰的能力强、适宜在衰落信道中传输
数字信号调制的基本类型: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
数字调制方式:线性调制技术、恒定包络调制技术
泛欧GSM蜂窝网络采用GMSK,80年代后人们着重采用QPSK之类的线性数字调制
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抗干扰措施主要有:
利用信道编码进行检错和纠错
采用分集技术、自适应均衡技术和选用具有抗码间干扰和时延扩展能力的调制技术
采用扩频和跳频技术
采用扇区天线、多波束天线和自适应天线阵列等
在CDMA通信系统中,使用干扰抵消和多用户信号检测器技术
组网技术问题分为:网络结构、网络接口、网络的控制与管理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P23
移动台(MS)、基站分系统(BSS)、移动交换中心(MSC)、原籍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标识寄存器(EIR)、认证中心(AUC)、操作维护中心(OMC)
Sm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也称人机接口
Um是移动台与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接口,也称无线接口或空中接口
A是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
A bis是基站控制器和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接口
P23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管理链路连接,控制呼叫过程,支持附加业务和短消息业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