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谚语比较视域下日本人中教的自然观.docVIP

中日谚语比较视域下日本人中教的自然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日谚语比较视域下日本人中教的自然观

中日谚语比较视域下日本人中教的自然观-中教数据论文 中日谚语比较视域下日本人中教的自然观 陶云静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712082) 摘要: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日谚语所表达的意义具有相似性,除社会生产方式不同外,地理区位、生态气候、物种分布等自然因素的差异也使得两国的谚语在表达方式、喻体象征物上存有差异。日本谚语中海岛文化、盛产的樱花和爱护动物以及天人合一等内容和谨慎、精小、具体等形式就集中展现了日本人的自然观。 关键词 :谚语;日本;自然观;中日比较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4.051 中图分类号:H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4—0171—03 投稿日期:2015—12—03 作者简介:陶云静(1989-),女,甘肃临夏人,西藏民族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日汉同声传译。 一般来说,所谓谚语就是经人们世代传承所形成的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富有深刻含义的定型化语句。虽然不同的国家都有各类谚语,但总体来说,谚语具有短小、意味、风趣(即3S,shortness,sense,and salt)三个特征。根据产生和流传时代(古谚和今谚)、地域语言(官话谚语和方言谚语)、行业(农谚和渔谚)和作用(讽颂性谚语和经验性谚语)等,可以将谚语分为不同种类。同样,也可以划为社会生活类、自然现象类两个基本类别。汉文化圈中的中国和日本就有丰富的谚语。以往的中日谚语研究,已对两国谚语的起源、韵律、节奏、构造、互译等进行了探讨。然而,对比中日自然类谚语的喻体,不难发现日本人有着独特的自然观。 一、日本谚语中的海岛文化 首先,相较中国,日本有诸多关涉海洋的谚语。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人们的生活与海洋密切相关。日本是世界上渔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海洋文化已经渗透到日本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谚语也不例外。比方说汉语谚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句话说成日语就是「鯛の尾より鰯の頭」。直译过来就是“做鲷鱼的尾巴,还不如做沙丁鱼的脑袋”。汉语以鸡、凤作为喻体,日语却选用了两种鱼。“姜还是老的辣”对应的日语是「亀の甲より年の功」,年岁厚过乌龟甲。“剃头挑子一头热”对应「鮑の片重い(片思い)」,鲍鱼单边重(单相思)……等等。 其次,相较中国,日本有诸多展现岛国人谨小慎微特点的谚语: 二、日本谚语中的天人合一 首先,相较中国,日本有诸多与樱花相关联的谚语。樱花起源于中国,但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樱花与日本民众的生产、生活和情感紧密相联。「花は桜、人は武士」花数樱花,人数武士,从这句日语谚语中就能看出日本人对樱花评价有多高。在日语谚语中,有很多用各种植物来比喻世间万物的谚语。「栴檀は双葉より芳し」(楝树在发芽时就很香)——英雄出少年;「紅は園に植えても隠れなし」(红花栽在园子里也藏不住它的美丽)——是金子总会发光;「木に竹を接いだよう」(像竹子接在树上)——驴头不对马嘴……日本人熟知各种植物的名称和特性,这也反映着他们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相融的自然观。光与樱花相关的谚语就有不少。「桜折る馬鹿、柿折らぬ馬鹿」(折中教樱花的是笨蛋,不折柿枝的也是笨蛋);「三日見ぬ間の桜」(三日未见,樱花已谢)比喻世事无常;「明日ありと思う心のあだ桜」(容易凋零的樱花却总以为有明天)——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花より団子」(要花不如要丸子)——舍华求实;「言わぬが花」(不说美如花)——沉默是金,不说为妙,等等。樱花是美丽的,也是容易凋谢的。世间万物,稍纵即逝。人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那为何不像樱花那样,在活着的时候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呢?也许日本人早已把自己想象成一朵樱花,将自己短暂的生命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整个社会,努力演绎着自己一生的樱花物语。 其次,相较中国,日本有大量动物做喻体的谚语。和日本人聊天,你会发现他们很疼爱小动物,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若问他们今天吃了什么,他们也许会说「今日、羊さんのお肉を食べました」我今天吃的是羊羔先生的肉。在日本人看来,任何事物仿佛都有灵魂和思想,他们总是对身边的自然恭恭敬敬。日语有很多谚语都以动物为喻体,就好像那些动物就是自己的化身或是自己身边的伙伴一样。自己和动物们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动物界的法则也能照样用到人类生活当中。下面举一些典型例子: 三、日本自然类谚语的文化特点 首先,日本自然类谚语与日本地理国情紧密相联。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相对狭小,资源匮乏。加之频繁的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形成了日本人纤细、细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