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是文化——百年老字号“王升大博物馆”纪事.docVIP

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是文化——百年老字号“王升大博物馆”纪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是文化——百年老字号“王升大博物馆”纪事

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是文化——百年老字号“王升大博物馆”纪事-企业管理论文 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是文化——百年老字号“王升大博物馆”纪事 王贤定 2013年是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时间“拐点”,也是我富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我设想创办的“王升大博物馆”终于“掀起你的盖头来”,多年梦想终于变成现实——多少感慨、感喟在其中——如何一个叹字可以了得! 国家的改革开放,一个渊源清末的百年家族老字号,才能在我手中走向蝶变、成就涅粱而成为了可能…… 初衷 上世纪80年代起,我就与粮食打交道,更是与此结下不解之缘。国家的改革开放,我从综合商店下海从事粮油批发业务。因此,我常常到附近几所学校送货,当时在两所学校看到的都跟浪费粮食有关的事,深深地触动着我的神经。其中一件发生在一所小学,当时正值早晨,学生们在食堂前的水斗里淘米,他们把自来水开得很急,饭盒里的米很多都冲到了水斗里,我上前劝说,有个学生却冲着我嘟囔:“这米又不是你家的,管那么多干什么?”噎得我说不出话来。而在一所高中看到的更是触目惊心:学生们把白花花的米饭都倒进了泔脚桶——令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这两个场景使我忽然想到,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周围的田野大都被鳞次栉比的高楼所替代,我们的孩子再也看不到农民在田野里辛勤劳作的情景,像“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样反映农村生活的场景,也只是出现在学生的教科书里了。所以我们的下一代,对这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缺乏感性认识。唐朝诗人李商隐曾说:“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应该说,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去了解农民种地的艰辛,去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是至关紧要的。我当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机会,一定耍让我们的下一代真正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让他们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于是建设一个中国粮油文化的博物馆计划,浮出水面。缘成 天随人愿。2001年,我在高桥新庄买下了一块地。此地有6000余平方米,四面环水,两桥相通,人称“悬水地”、“龙舌头”,于是“王升大”从凤岙古镇搬迁于此,一个构筑博物馆的初衷开始付之实施。 历经几年施工,一栋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三层楼主体建筑终于拔地而起。同时建成的还有酒文化展示厅、现代灌装区,并按照鄞西民间流传的一则传说新建了“双鱼池”建筑小品景观,以及迁建的柳亭路廊、名日“蕴奇”的太湖石。此外浮石小筑、碑铭亭联,香樟翠竹、盆景花卉,凡此种种点缀着这个清流环绕的古朴小楼,并在博物馆以周时奋先生的散文《新庄酒魂》为蓝本,构筑了“酒魂亭”。当初筹建博物馆时,我就构思在此努力打造一种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 然而,万事开头难。接着我开始展品的搜集工作,从大到石碾子、小到瓷酒壶的大大小小上万件展品,可以说都费尽了的精力,有时还要看人家的脸色。就拿放在一楼的直径一米多高的碾菜籽的石碾子来说,2011年我在鄞江发现后,当即以2000元的价格与主人成交,本来说好第二天由对方运过来,但对方嫌太便宜,反悔了。我又特地为此往返了几次,是我的诚心感动了卖主,最后以3000元的价格加800元的运费才把碾子运到了博物馆。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由于搜集的艰辛远远出乎我的意料…… 博物馆内最具有纪念意义的是那套造型各异的水浒108将青铜酒瓶,。同时我又请懂广告设计的好友为博物馆表装图片和文字解说,使博物馆里迈出了第一步。为此,我共耗资数百多万元,博物馆整体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中仿古楼的面积为2800多平方米,正楼每层都是一个独立的展厅。 一楼入口处为王升大米店交易的模拟实景。米店内分别站立着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里面穿绸缎马褂是我的曾祖王兴儒.穿葛布长衫量米的是伙计,而旁边衣衫褴褛拿着米袋前来籴米的是一位穷顾客。整组人物造型颇为传神,形象地还原了100多年前鄞西凤岙老街王升大米店的交易情景。此外一楼还有榨油坊、碾子房两大功能区块,陈列着旧时榨油、碾米流程中必需的器具,并配有图文介绍。 二楼为江南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厅。展厅墙面上绘制有二十 张清代《御制耕种图》,把耙田、耘田、插秧等二十一个流程,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展厅内陈列着筛谷用的风箱、盛谷的箩筐等各种日常农具。通过实物展示和图文说明,真实地再现了旧时浙东一带的生产习俗和农耕文化。敞开式的布展陈列,零距离地让观众走近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起畈——育苗——插秧——耘田——施肥——灌溉——排水——收割……让游客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知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仿古正楼南边的“酒文化博物馆”,主要是酿酒工艺实景展示,以及酿酒工具、酒器、原装名酒陈列室,三楼还供有被誉为“新庄酒魂”的周思南神像。在 “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