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茫茫大漠与黄土高原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走在茫茫大漠与黄土高原上

行走在茫茫大漠与黄土高原上 ——西部检测之旅 今年六月份,在乔哥的带领下我怀揣着激动地心情开始了西部地区的检测之行! 头一站我们到了内蒙的乌审旗,与我想象中有很大出入的是没有见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肥美的牛羊,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荒凉的沙漠!原来前几年草原荒漠化太严重,这儿早禁牧了。在城镇中还好点,等我们乘车到了钻井队才发现这里早已经完全是沙漠了。所走的公路每天都得有铲车来修,因为晚上风沙大都把路都给埋了。听司机说我们来的还算是时候,刚开春时每天都刮沙尘暴这天都是黄色的,出门带着护目镜,沙子打在脸上还是疼的不行。 就这样带着失望的心情完成了这儿的检测,我们踏上了去心新疆的征程! 七月初我们到达了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这的第一感受就是--热!中午时地表温度能达到七十多度,仔细看都能看到那热浪一层一层的向上翻,普通的皮鞋到这直接就能给烫开胶。 我记得最困难的检测任务是在沙漠的腹地,我们要坐96公里沙漠车进去。沙漠里根本没有路所以坐在车上的感觉比坐船遇上风浪还要颠的厉害,同时还得忍受着外面太阳的考晒!在还没有走到四分之一的路程时我们就都吐了,就连井队带进去的小狗都趴在地上吐得不行。这一路下来,我们用了将近四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不幸的是乔哥中暑了,上吐下泻的厉害,井队的医生赶紧给他挂了吊针才有所缓解。等到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每名工人的脸上都有两道白印,打听一下我才知道原来那是安全帽系带留下的。(别的地方都晒黑了,只有那点白)他们还告诉我说这边的风沙比外面大了去了,一场风沙过后全身上下全都是沙子,连内裤里都是。等到第二天我们检测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这里环境的艰苦,同时对他们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我们也就在这呆一两天,可他们一干就是半年啊!在我离开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他们要是得了急病可怎么办呢,这儿可没有飞机,坐车出去肯定来不及呀!没想到的是这种事情在下一个地方却真的发生了。 等我们完成新疆的检测已经七月底了,当我们坐车离开时看到路边有大片的胡杨林,这种树有着‘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不朽’神奇之树的美名。我想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一个神奇的创造者那就是‘石油人’。记得进沙漠前有副对联:‘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也正是有了我们石油人才使这沙漠不在荒凉! 踏着前辈们的足迹,我们又来到了海拔将近4000米的青海省。刚到这里还真有点高原反应,钻井队的队长说他们由于在这地儿呆久了回去都会氧中毒。也就是在这里,一名钻井工人由于海拔太高在上完厕所起身时突发脑溢血,而井队离最近的医院也要好几个小时的车程,所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了。真让我没有想到:当今的石油人仍为祖国的石油建设献出了生命,在条件最艰苦地地方还有他们的身影——石油人! 等到了我们最后的检测地陕西时,又有一件事情触动了我心底最脆弱的地方。 那边山上全是土路,那层浮土得有十几公分厚吧,可以想象刮风或者过车时那是怎样的情景。当地流传一句话‘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当我们从山上检测完回来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在走,当时我们车内满员可司机硬要捎上这俩孩子,我心里多少有点别扭。 等孩子上完车司机问:“你们去哪”?答:“上学”。司机问:“今天不是周日吗”?答:“道儿太远,得提前走”。司机又问:“家里不送啊”?答:“没有,刚过去辆卡车没挤下,我年龄大让他们先走了”。 听到这里,我们车上的人都不说话了。看着车窗外面连绵的山丘还有那雨水冲出的沟沟壑壑,我的心感觉有点疼!这应该就是命运的无奈吧,可这也同样也是命运的抗争啊! 八月中旬,我们踏上回家的路。不应该算回家,天津姑且算我的第二故乡吧!以前听这的方言我总感觉有点刺耳。可是当我坐上回油田的公交车时,司机那句‘走吗,姐姐’传到我耳中时突然让我有一种亲切的感觉。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我突然明悟到:这可能就是‘石油人’吧,他们遍布祖国各地,他们同样能做到四海为家! 特检站 刘坡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