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丝织品种纳石失与金段子的特点比较.docVIP

蒙元丝织品种纳石失与金段子的特点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元丝织品种纳石失与金段子的特点比较.doc

蒙元丝织品种纳石失与金段子的特点比较   探讨蒙元丝织品种,首屈一指当属织金锦。蒙元用金风气之盛可谓旷古未有,织金锦风靡程度亦空前繁盛。不过,织金锦是现代的称谓,在元代,与它最接近的词语是金段匹。笔者认为,元人所谓的金段匹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纳石失,另一类是金段子,其中纳石失名声更大,故总有人将织金锦与纳石失混为一谈。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尚刚、赵丰两位专家曾对两者作过比较研究,其中尚刚以文献为基础,从图案、门幅、棉纬、金线四个角度进行推测,主要分析两者的艺术风格; 赵丰则从技术角度出发。本文将通过词源考证、组织结构、纹样风格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更清晰、全面地了解上述两类最具蒙元时代特色的织金锦。   1、 词源考证   无论纳石失或金段子,在蒙元有关文献中均有记载。此外,也有其他织金织物名目,本文一并探讨。   1. 1 文献记载   元代文献中屡见“纳石失”一词,如《元史·舆服志一》在“纳石失”下注“金锦也”。《道园学古录·曹南王勋德碑》“纳赤思者缕皮傅金为织文者也”。《草木子·杂制篇》“衣服贵者用浑金线为纳失失”。《马可波罗行纪》“报达城纺织丝绸金锦,种类甚多,是为纳石失”。元代文献中“金段子”一词出现频率也较高,如《事林广记》中载“纳阇赤九匹、金段子四十五匹”; 《原本老乞大》“素段子一百匹、草金段子一百匹”。此外,《元史》中还多次提到“金答子”“间金”织物,如“命妇衣服,一品至三品服浑金,四品、五品服金答子”,“八月,朴伦等还,赐西锦三段,间金熟绫三段”。   1. 2 “纳石失”的词源问题   纳石失是外来词,关于它的词源问题,较常见的两种说法,即“纳石失”是波斯语或阿拉伯语“织金锦”的音译; 《中国历史大辞典》有“纳失失”条,释文中说此词为“波斯语”。笔者曾于 2006 年请教元史专家浙江大学黄时鉴教授,其观点则是: “元人与西亚的伊利汗国( 古波斯) 交往密切,中亚、西亚很多讲伊朗语的人来到中国。纳石失这个词及其物品,应是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进入汉语的。不过,波斯语中的 Nasich( 这是罗马字母的拼写。在阿拉伯人征服波斯以后,波斯语改成了用阿拉伯字母拼写,但现在只能取用英文拼写法) 一词,却是阿拉伯语的借词,即此词的最终词源是阿拉伯语。”因此,笔者认为“纳石失”是对波斯语词的音译,而其语源出自阿拉伯语。至于“纳石失”的拼写,除了黄时鉴提到的“Nasich”,赵丰和尚刚均采用“Nasij”。而音译成中文更有纳失失、纳什失、纳赤思、纳阇赤等异译、异写。本文一律采用“纳石失”这一写法。   1. 3 概念区分   1. 3. 1 “纳石失”与“金段子”显而易见,纳石失与金段子不同,在史料上有独立的称谓,元人已经把它们分开,在叙述段匹名目时会分别列出。   1. 3. 2 “素段子”“草金段子”与“金段子”本文认为“素段子”即“素纳石失”; 而“草金段子”很可能就是地络类织金锦,即金段子,因为《原本老乞大》中有提到“鸦青金胸背段子……这金胸背是草金,江南来的”。从“江南来的”这四字推断“草金段子”应该是当时民间比较流行的具中国特色的金段子。   1. 3. 3 “浑金答子”“金答( 搭) 子”“间金”与“金段子”首先来解释答子或搭子。答、搭同音近形。宋元时“搭”作“块”“处”解。答子或搭子就是一块块面积较小、形状自由的纹样散点排列的图案。本文认为浑金答子和普通金答子的区别,从字面上就能理解: 浑金,即“遍地金”,金线织成的搭子纹样布满整个地部,织物看来更加金碧辉煌。而普通金答子,其纹样只是以散答子的形式点缀在织物地部。   浑金答子”和普通“金答子”更多的只是视觉上的差异,在织金技法上皆可视为地络类插金织物( 这点会在下文组织结构中详说) ,归于金段子。而“间金”即现在所称的“妆金”,属于地络类织物,只是采用挖梭工艺罢了,自然也归入金段子行列。   至此,可以明确: 纳石失和金段子是两种独立的织金织物,金段子包括“浑金答子”和普通“金答子”“间金”,这些只是称谓的区别。从工艺上来说,无论通梭还是挖梭,所有地络类插金织物都归于金段子。   2、 组织结构   赵丰认为纳石失与金段子从技术角度而言,最大区别在于: 纳石失采用双插合的特结锦,即利用一组专门的固结经来固定插入的金线,金线可以是捻金,也可以是片金。而金段子是一种单插合的地络类织物,即在一个基本组织地上插入片金织出图案,这类组织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加金织物。但他同时也指出纳石失有采用暗夹型重组织的实例。本文认同以上观点,且实物表明,特结型是纳石失的典型结构,但不是专有结构。金段子除以地络类为基础的单插合结构外,在实物分析中有发现特殊类型。   2. 1 纳石失的特结型结构   此类纳石失,一般由地经和地纬织出地组织,由特结经固结显花纹纬 。出土或传世的诸多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