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课件(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013.pptVIP

《李广射虎》课件(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01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广射虎》课件(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013

同学们在看完老虎的图片后,感觉老虎凶不凶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射虎的课文 《李广射虎》,看一看李广是不是真的射到老虎了? 首先我们了解课文的主人公:李广 * 李广, 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他一生在边关杀敌,与匈奴七十余战,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匈奴闻其名则远而避之。李广为将廉洁,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自由朗读课文 1.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唐 代 卢 纶 一 组 时 期 镇 守 巡 逻 搭 箭 猎 物 惊 呆 扎 进 táng lú zǔ qī shǒu luó dā liè dāi zhā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自由朗读古诗,跟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你能把诗和文对照起来一句一句找到诗句的意思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标出每一句诗的意思。 朗读课文,思考并小组讨论: 1.李广为什么错把巨石当老虎来射? 2.这篇课文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 3.你觉得李广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读读句子,你觉得当时的环境怎么样?从哪些词语感觉出来?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当时的环境描绘出来吗? 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1.想象一下,李广以为前方有一只老虎,当时的情形怎么样? 3.读读句子,说说李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找出描写李广射虎的动词,说说体会到什么。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联系上下文,说说大家惊呆的原 因有几个。 哪个同学能把这个句子读好? 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读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箭法如神! “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 公元前144 年,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匈奴大军首领单于久仰李广的威名,命令部下一定要生擒李广。战斗中,李广最后因为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在被押解的途中,李广飞身夺得敌兵的马匹,射杀了追骑,终于回到了汉营。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称号。 读读下面的古诗,跟小组成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塞。②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 。③飞将:西汉名将李广。 ④胡马:匈奴兵马。⑤阴山: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南境的山脉。汉时匈奴常据阴山侵扰汉朝。 1、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被人们 称为“飞将军”的李广。 2、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 的声音。 3、“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1)特殊称谓(2)引用诗中的词 (3)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 ( ) ( ) ( ) ( ) 2 2 ( ) 1 3 3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并默写《塞下曲》。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