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高一年级湘教版必修一《大气垂直分层、受热过程》课件
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 太白中学 孙宗明 * 考纲点击: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各层的主要特征及对人类的影响 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3掌握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并运用原理指导生产、生活 命题趋势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及其在生产、生活的应用是高考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组成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结 构和主要特征;了解太阳辐射及能量的转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教师的点拨建构知识框架突破难点;并通过习题训练巩固知识,加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法的观念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1)大气的成分、结构及主要特征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 (3)气温的变化规律 难点:(1)气温、气压之间的关系 (2)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基础梳理---自学 1、大气的基本组成及它们各自的作用?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他们的特点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我的收获-------学生自我展示 学生分组展示、交流 存在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随高度增加气温先 再 . 高层大气 C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层所吸收的太阳紫外线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平流层 B 最密切,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本层 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对流层 A 与人类的关系 原因 温度变化 名称 字母 探究思考----互助学习 1、对流层的厚度有何变化特点?原因在什么地方? 2、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而降低的原因是什么? 3、逆温现象及影响 4、气压、气温于海拔高度之间有事么关系? 5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我的困惑?--教师点拨 学生生成问题 逆温及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 (1)逆温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即下暖上冷。但有时候,在某些地区受某种条件(如地形)的影响会出现下冷上暖的反常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2)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 一是地面辐射冷却(辐射逆温)。下图表明了这种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因此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日出前后,逆温层最厚(图c)。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图d、e)。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二是冷空气下沉(地形逆温)。在山谷与盆地区域,由于冷却的空气会沿斜坡流入底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山谷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天而不会消失。 等压面图的判读 (1)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区,下凹为低压区。 (2)高压区、低压区是指同一高度上,而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 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3)气象因素:年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强度 ;反之,太阳辐射强度 。 低纬度 两极 集中 少 强 强 最强 次之 海洋 长 大 小 低 试一试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探测设备也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嫦娥二号”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C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3.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 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 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 D D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方课《错落有致地形》.ppt
- 地形图的判读与地质罗盘仪的使用.doc
- 地势与地形(第2课时).ppt
-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及技术经济性分析2.doc
- 地壳的运动与变化1.ppt
- 地热井供暖培训技巧材料.ppt
- 地源热泵地埋管QC成果.ppt
- 地球上水高考题.ppt
-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角.ppt
- 地形对聚落与交通的影响2015.ppt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